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功能在于主导、引领、整合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以及各种价值观。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让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抓住的“事物的根本”?我们认为,就是在当前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以及多种价值观存在的现实中,社会公众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理解和认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理论内涵
1、认同及社会认同的一般理论。“认同”是心理学领域一个专用术语,上世纪50年代,最早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松提出,他认为认同是“个体在心理上与社会上的归属、情感的内在依附、态度倾向以及行为方式等,并依靠参照团体的特质将其内化以形成对人格的长久影响。”此番解释可以引发认同形成的两个因素,一是个体的成长环境,另一是参照团体即社会群体的形态。
“社会认同”是社会群体形态的组成部分。从社会认同理论的创建者塔弗尔的言论看,社会认同“是个人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认知。”亦可认为是个体遵从和顺应社会价值规范及道德规范的过程。这一概念凸显了个体价值与社会共同价值在观念上的同一性。社会认同由个体认同构成,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获得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知、认可和接受,并作为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信仰和行动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有经过全社会普遍认同这一必由过程,才能落实到每位个体的自觉实践上,最终凝结成社会共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
2、社会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前提。全社会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以及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关联性所决定的。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主流价值观所需,具有涵盖公众利益、精神所需的整体性、普遍性和公共性特点。全面、准确地反映公众现实的社会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性的体现,也是其发挥功效的前提条件。其次,公众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对某种价值的接受、认同与向往,会使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凝聚为整体性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现实与历史的合理性,应由以公众为主体的社会价值观实践状况来提供依据,由实践主体的合理性利益与合目的性认可来提供依据。只有把握社会成员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才能够发挥实效。再次,作为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指导国家与人民发展目标的思想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转型期公众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对准现实价值所需并被公众接受和认同,其先进性、广泛性与实践基础具有了同一性,紧紧契合在一起,才可能发挥主导、引领、整合社会价值观的功能。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概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认同的内容,公众是社会认同的主体,社会认同目标在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既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又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根本所在。
二、我国社会价值观变迁与公众价值选择的多样化表现
1、社会价值观变迁带来社会成员价值认同的困惑。我国社会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观发生巨大变迁,对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带来了直接影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以及公众价值认同出现困惑的客观现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然要面对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是价值观念多样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本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呈现出日益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各种价值观念互相碰撞、激荡,混杂交融,致使个体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呈现多样化特点。二是价值观念流动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开始由稳定性向流动性和短暂性转变,使得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观,表现为不断变更的特征。三是价值观念多重性。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把多种文化思潮和文化样式并置展现在人们面前,公众难以简单纯粹表明个人的价值认同,致使价值认同出现多重复合性特征。四是价值观念丰富性。日益开放的世界环境,不仅扩展了人们的活动领域,也扩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人们更多依靠发散思维方式去观察思考社会事物,因特网的普及为人们思考和观察问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手段,促进了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丰富发展。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价值观发生深刻变迁,当前社会价值观存在基本为: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互动、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融合、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共存、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并重。价值观复杂交织,让公众一时难以辨别取舍,因而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模糊性和认同盲目性。同时,社会中出现了较明显的世俗价值观淹没消解理想价值观的现象,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等西方社会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价值观形成带来一定不利影响。总体看,我国社会价值观变迁既由社会结构调整、经济体制转轨以及全球化开放格局所致,又有公众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而在价值主体意识强烈且多元的情况下,每位个体抑或群体,其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必然是多维的、多向的、多层次的和立体化的。这是价值主体意识变迁带来的必然结果。
2、社会成员价值选择的复杂局面及消极现象。我国当代社会成员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一是价值观念偏重务实。世界政治格局动荡、多元文化冲突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致使公众的价值观由理想转向现实,呈现理想淡化、讲求眼前利益的务实倾向。二是价值取向趋于理性。人们在现实利益获取中往往受到社会各种因素制约,认识到个体不但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还要注重适应社会,强化自我发展,从过去以奉献精神、理想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转向关注现实、实用和物质享有,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从以追求知识和真理为要的价值观,转向关注知识的经济潜力和利益产生,倾向求真与功利并重。这种理性的价值选择,表明社会成员将个体发展并入现实需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我调整姿态。三是价值追求突出个体性。社会本位开始向个人本位倾斜,不但价值主体性意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价值评价标准也趋于个体化、个性化,寻求具有社会及个体二者兼顾的价值选择。四是价值实现以自我为中心。现实社会中人们注重个人打拼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有部分价值主体却是过多重自我选择,轻社会选择;重自我需要,轻社会需要;重自我自由、独立,轻社会制约。以上体现诸多特征的公众价值观转变,从积极意义上看,是对以往重群体轻个人、重整体轻部分、重纪律轻自由的社会价值观的一种矫枉,包含有一定合理性和进步因素,但由于在价值观上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与集体的辩证关系,随之产生一定负面的影响。
当前,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社会思潮相互交错、多样并存的复杂局面,不可避免地导致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复杂多样。一方面,全球化语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矛盾重重,遍及全球的互联网、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将西方价值观传播渗透到世界各国,冲击着其他国家人民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社会思潮,对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负面效应逐渐暴露,社会生活中理想缺失、价值错倒、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济私时有发生;不讲信用、蒙骗欺诈屡见不鲜;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错误、消极的价值观念对公众思想观念和道德养成带来极大冲击。由此显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强化对部分人价值观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内在机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想、凝聚社会共识。说到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引导、推动和形成正确的社会思潮来发挥作用和实现功能的。诚然,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中,存在着大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精神和主要方向相一致的进步思潮,这些进步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推动下,逐步壮阔并衍变为核心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要不断追求价值观自身的发展和创新,又要不断寻求和扩大社会思想共识,以发展扩大共识,以共识巩固发展。同时,要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和凝聚共同意识的重要路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以尊重差异,扩大社会认同;以包容多样,增进思想共识,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合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价值认同与精神聚焦的高度统一,因而具备最大的道德公约数和社会认同感,构成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精神家园的核心与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24字,既有中国人民世代梦想与追求的生活境界和社会环境,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与人格要求,还充分吸收了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可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价值观上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认同具有纲领性指引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和体现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类文明进步相适应,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必然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和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基因、文化财富和道德遗产,这些具有独特魅力和生命力的中华思想文化,不仅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推动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标识,必将在全体社会成员中产生强烈吸引力、重要凝聚力和深远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和体现了对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融汇与贯通,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既保持自己的民族性格,又具备世界普遍通行的共同准则,既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多元多样精神需求,势必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支撑、心灵慰藉和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由此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了价值观的引导活力和持久动力,为确保我国主流社会思潮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保障。全社会要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让公众从心底生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和自觉践行,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全方位效能。□
(本文系2016年济南市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与践行途径》(项目批准号:JNSK16B28)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济南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本文原标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内在机理》,刊登在《理论学习》2017年第2期)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