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高度评价王永庆:"经营之神"美誉当之无愧

时间:2008-10-16 12: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4月7日,马英九与萧万长傍晚拜会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左),就外界瞩目聚焦的两岸三通、大陆投资松绑等议题进行交谈。这是马英九选后“请益之旅”首度公开拜会企业界。图为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16日病逝,台湾“中央社”今日刊文高度评价王永庆的贡献,称王永庆不愧于留下“经营之神”的美誉,贡献有目共睹。

  文章摘录如下:

  自1954年创立台塑企业以来,迄今集团关系企业遍及海内、外各地达百余家,集团营业额规模逼近新台币2兆元,居台湾最大民营企业,王永庆终其一生强调以“追根究底、实事求是”态度经营企业,为他赢得台湾“经营之神”的美誉。

  王永庆追根究底的态度,让他一生显少出现失败的投资,但也让他一生都殚精竭虑在企业经营上,可说自从台塑企业成立以来,都未曾松懈过,不断为企业成长与经营寻找出路。

  王永庆当初在当局开办小额贷款背景下成立台塑企业,在当时台湾没有塑料下游二、三次加工业环境下,台塑企业成立后10年内,都处在风雨飘摇的状况。据王永庆对当时经营状况的描述,是处处遭遇严酷考验,稍有松懈随时可能倾覆,甚至说台塑成立初期经历过九死一生,也不为过。

  台塑刚成立时,对要生产的聚氯乙烯 (PVC)原料一无所知,而且每天产量只有4吨,只称得上实验室的规模。台塑当时生产的PVC粉不仅成本偏高,质量也差,刚开始营运时连一吨都卖不出去,导致库存堆积如山,几乎难以为继。

  王永庆为了让台塑能继续营运,除改善原料质量外,更咬紧牙根四处张罗资金,设法扩充产能降低成本,在好不容易解决产能问题后,又面临下游规模太小问题,使台塑生产的PVC粉没有出路,在此情形下,王永庆于1958年创设南亚塑料公司,投入PVC粉二次加工。

  之后王永庆为进一步扩大下游规模,着手创设新东塑料加工厂,推动三次加工产业成形。在新东塑料加工厂解散后,工厂内部培训的年轻有经验员工纷纷自行创业,让台湾三次加工业在短期内扩充至数百家,成为台塑生产原料的去化管道。

  台塑企业自创立后历经10余年的动荡过程,企业的根基才渐渐稳定,脱离动荡不安的险境。

  王永庆熬过创业时的艰辛,使他深刻体会出“天下没有容易的事,但也没有做不到的事”心境,这对他后来在面对困境时能无所畏惧,并以坚定信心克服难关,有着相当重要的启发。

  举世誉为工程奇迹的六轻计划能够成功,与王永庆早年创业困苦时所磨炼出来的心境密切相关。

  王永庆相当认同“创业不易,守成亦难”的道理,认为经营者一旦在经营态度有所松懈,即可能引发衰败的危机。

  他经常提醒台塑集团各级干部,“管理合理化”是永无休止的追求过程。他认为,企业组织应该维持人与事精简,如果违反精简原则,可能导致效率低落的后果。

  王永庆晚年投资兴建的六轻石化工业区,为台湾石化业及土木工程创造了一项世界奇迹,也让王永庆攀向事业顶峰。六轻在建造过程面临诸多严厉考验,王永庆以过人毅力,进行抽砂填海造陆工程,将一片汪洋沧海变成东南亚区域的石化重镇。

  统计六轻迄今4期工程投资额达新台币5744亿元,生产总额达新台币1兆元规模,其所带动中下游相关产业产值更为可观。据台塑集团内部估计,六轻投资案对台湾岛内生产毛额贡献达6到7个百分点,并创造了全台75万个工作机会。

  从王永庆成立台塑企业迄今,台塑集团乙烯年产能达500万吨 (含台塑美国公司产能),已列为全球前10大国际级乙烯生产厂商,PVC年产能达250万吨,更攀升至全球第二大PVC生产厂地位。

  六轻计划的完成,让台湾在乙、丙烯等上游石化原料达到自给自足局面,甚至有余力可以供应出口,大幅提高了台湾在国际石化产业上的地位。

  由王永庆主导下的台塑集团对台湾石化业的贡献,有目共睹。

编辑:张方翼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