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前,有台胞悄悄回乡

时间:2007-11-27 08:30   来源:厦门商报

  邮路不通,海上托人捎信

     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之前,两岸同胞被隔离了38年的时间,生活在台湾的许多台胞,与大陆的亲人失去联络。这期间两岸邮路不通,台胞想尽办法,为的是与他们的亲人联系上,彼此见上一面。从我个人了解来看,这期间,两岸亲人的联系大体上有三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通过渔船的方式。当时两岸的渔船经常在同一片海域上捕鱼,彼此都知道哪条船是哪里的,但船之间又不敢靠得太近,只能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呼应,询问来自何乡何镇。偶然间会遇到同乡的,有的台湾渔民会要求大陆乡亲代寻亲人,回去报个平安,有的还会把一两个手表装进信袋里(因为当时新台币在大陆不能用),托大陆渔民带回给老家的亲人;

     第二种办法是,通过新加坡游客转寄信物。当时台胞与香港联系还比较难,他们会利用新加坡熟人到台湾旅游的机会,把钱给新加坡熟人在台湾用,待离开台湾回新加坡,再用等额的外币汇到台胞指定的大陆家乡;

     第三种办法是,通过美国传达信息。有少部分台胞到美国旅游时,刚好遇到同乡的朋友,就委托对方给大陆的亲人转信、东西或者捎个口信。

     合绘家乡地图,聊解乡愁

     我老家在惠安县浮山乡(原獭江乡),记得解放前,我们村子跟台湾的联系很紧密,经常有来往。那时我有一群朋友到台湾工作,解放以后,两岸隔绝,相隔两地的亲人见不上面,而远在台湾的乡亲,日久月长,也开始怀念起家乡的亲人。据说,当时他们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寄托对家乡的渴望想念,时常凑在一起聊聊家乡事。

     那时,有人带头发起画家乡地图的倡议。随后,他们便你一言我一语的,根据脑中的印象,一同把家乡的地形图画出来。画出家乡的地图还不够,每当思乡情绪高涨之时,他们还经常凑在一块,拿着地图,指着家里的位置,细细去品味儿时发生的点点滴滴,有的还从外面的资讯中了解家乡的变化,从中进行修改。在这些台胞看来,这就是他们日常中最为快乐的事情。

     早些年,一个姓曾的同乡从台湾寄来了一张手绘图给我。可惜的是,当时两岸还没有恢复往来,这个人还没能回到家乡,就已经过世了。

     1975年初,首个台胞来厦

     曾贻煌是我小时候的玩伴,也是我的堂亲。解放前,他只身前往台湾,便与惠安的母亲相隔两地,数十年都未能见上一面。

     1975年2月底,按捺不住思乡情绪的曾贻煌,将渔船从台湾开到惠安码头边。可是到了惠安,他怎么也找不到年已80岁的老母亲,心想母亲可能已经过世,后来在当地公安局的帮助下,才得知母亲早在解放后搬到厦门居住。

     厦门市台办听闻此事,立即派人到惠安接曾贻煌。一路上,曾贻煌的心情异常紧张。当他在中旅社看到老母亲时,一见面,他就能说出有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没能见到母亲。随后,当即扑在老母亲身上,便是一阵痛哭。

     在重温母亲怀抱之后,曾贻煌当天晚上享受到了数十年来少有的亲情,与家人吃了顿团圆饭。曾贻煌不停地给母亲夹菜,说自己不孝,没能好好照顾母亲。

     当晚,市台办给他安排两张床的房间,但是他坚持要求能像儿时一样,和母亲同睡一张床。这么多年了,老母亲也是日思夜想,盼着能早日见到儿子。母亲将儿子揽在身边,摸着他的头,嘴里轻轻地哼着儿子小时候听惯了的童谣,让儿子好好感受几十年来失去的那些母爱,重温温馨回忆。

     母子见面的第三天,曾贻煌才在市台办的护送下回惠安,然后随台湾渔船返回台湾。

  (商报记者 莫晓敏采访整理)

  讲述人:曾予冰

     厦门市台办原副主任,他的家乡惠安县浮山乡几乎家家户户跟台湾都有联系,他也有亲人和朋友在台湾,在开放探亲期间参与接待台胞。

编辑:邵磌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