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经过“犯罪前科”、“资金紧张”、“指标有限”等一系列波折后,江西贵溪青年潘辉强终被授予“贵溪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尽管此事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从中反映的现象,却值得思考。
莫给见义勇为者伤口撒盐
陕西 陈国琴
尽管曾经有过犯罪前科,但在面对持刀歹徒的危难时刻,江西省贵溪市青年潘辉强毫不畏惧,即便在自己身中3刀的危险情况下,他依然紧追歹徒,最终配合民警将歹徒成功制服。
毫无疑问,对于潘辉强本人来说,其在与持刀歹徒殊死搏斗的过程中,断然不会想到自己是为了争取什么荣誉。而在全社会都在鼓励见义勇为的大形势下,我们绝不应当对刑满释放人员有歧视,否则的话,不仅会让当事人失去信心,也会让公众感到寒心。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潘辉强在申请“见义勇为”称号的过程中,却可谓是一波三折。不过,无论是“资金紧张”,还是“指标有限”,都不应成为拒绝“见义勇为”精神的理由,这是对公众行善热情的挫伤。作为贵溪市有关部门来说,应当以潘辉强见为勇为的事迹为“契机”,对其在危难关头所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进行大力宣传,从而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
弘扬正气、惩恶扬善,这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当“街头遇到摔倒老人该不该出手相助”都已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时,我们更需要对见义勇为等善举进行大力宣扬。毫无疑问,潘辉强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对公众行善有莫大鼓舞,因此,对于这样的行为,有关方面当应对其大加鼓励!
英雄不应附加身份标签
江苏 君建
虽然经过一番波折,潘辉强最终获得了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称号,这无疑是社会各界给予关注的结果。但是回想这期间的新闻报道,其实还是存在争议。
尽管贵溪市相关部门先后不一的表述让人生疑,但时至现在,也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潘辉强之前没有获得荣誉称号是因其犯罪前科,这更多是媒体和公众对于事态的一种推测和猜想。
这种质疑确实发挥了作用,但见义勇为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道德风尚,不应该对其附加身份标签。因其有犯罪前科,就不给荣誉称号,或者正因其有犯罪前科,更应当给予鼓励和重视,其实都有偏颇之嫌。这两种态度,都是对当事者的一种身份区别对待。而且,一些报道把着眼点放在“有犯罪前科”这一话题上,对当事者也是一种身份歧视。
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于见义勇为的理想态度,应当是英雄不问出处。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和传播,并不会因为人的身份而产生不同的效果。既然我们鼓励见义勇为,就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件事情本身,通过媒体的报道,社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事迹和精神,而不仅仅是发奖金、给称号,更不是陷入身份的口水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