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发放消费券刺激经济 学者提出四大流弊

时间:2008-11-20 08:52   来源:中新网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当局破天荒“全民发红包”,立意虽然良善,但难免会有疏漏或被不肖人士利用的流弊,学者指出,最怕就是“花大钱却没效果”,还有诈骗集团趁机行骗。以下是可能的流弊:

  刺激经济效果可能有限

  根据日本一九九九的消费券经验,最后只有三成二的消费券用于消费,高达六成八转为储蓄,对于刺激民间消费的效果相当有限,被日本政坛视为是“洒钱政策”,毫无效果可言。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日本中心研究员苏显扬分析,日本政策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民众虽然会花光政府发的两万日元消费券,但也会连带缩减两万日元的日常支出,也就是一般所谓的“替代效果”,使得政府原本打算诱发额外消费的美意大打折扣。

  就连“经建会主委”陈添枝也坦承,岛内政策多少可能也会存在类似的情况。

  财政状况恶化

  这次消费券全民有奖,完全将财政纪律抛诸脑后,很难不让大多数民众不支持;但学者提醒,民众不要忘了,这笔钱是举债而来,下一代早晚得代为偿还,“大慷子孙之慨”才是消费券政策真正的背后意涵。

  只是,面对迅速下探的景气寒冬,也只好对于急遽攀升的政府债务“视而不见”。

  诈骗集团借机诈财

  消费券实施期间为期一年,虽然有“中央印制厂”负责印制,与新台币防伪程度同等级的消费券,但实施的时间愈长,出现伪券的机率就愈大,政府所需付出的稽查成本就愈高。

  甚至可能发生诈骗集团利用部分民众对消费券政策不熟悉的弱点,比方告诉民众消费券是月领三千六百元,再诈骗民众到自动柜员机操作,趁机转走民众账户内存款等不法情事,治安机关必须事先做好倡导。

  卖消费券换现金

  尽管台湾“经建会”规定消费券不能转售、网拍,但是对于没有消费需求、“就是爱现金”的民众来说,交易行为只是地下化而已,买卖双方你情我愿,官方抓不到也管不着。

  就像网拍常见的礼券、油票一样,卖家只要打个八五折、九折拍卖,一堆人抢着要。新台币三千六百元的消费券,就算是用九折卖,卖方也可换到三千二百四十元现金,这笔钱要怎么花政府管不到;买方只要在明年底前拿去买东西,也赚了三百六十元价差,只要买卖双方讲好,银货两讫,大家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编辑:李学斌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