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季度经济:进退取舍之间 首都经济打造“中国好质量”

时间:2012-10-31 10:1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张舵 任峰 关桂峰)科技创业潮不断涌动,耗能产业持续萎缩;文化产业快速崛起,房地产交易一度连月下滑……近年来,北京经济运行呈现明显的进退之别。

  面对外部复杂形势和地区发展新要求,北京在调结构、转方式过程中一方面为发展矛盾加剧的产业主动“降温”,另一方面在提升发展质量的环节多踩油门,进退取舍之间,推动经济运行走向稳增长、重质量的新航程。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相比于全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态势,北京经济增速由一季度的7%到上半年的7.2%,再到前三季度的7.5%,回升态势基本确立。

  虽然增速还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但首都经济运行的步伐渐趋沉稳,这种底气来自于北京在经济转型中率先形成创新驱动格局,为提振经济运行质量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借助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加速度,聚集了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关村,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创新创业氛围,去年新创办企业已经突破4000家。今年以来,在生物医药、互联网、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力带动下,中关村的企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一直保持20%以上增长速度,形成一股强大的创新驱动力。

  北京经济增长新引擎中,文化创新也不可小视。当前,全国文化市场大发展,而北京多年之前就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抓手,现在已经成长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并爆发持续活力。

  据统计,今年1-8月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长12.9%,其中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文化内容产业增长20%以上,而教育、文体娱乐等新兴人文服务业发展迅速,收入增长22.5%。

  在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力的带动下,以服务和消费为主导的首都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好的效益。今年前8个月,北京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分别增长26%和83.1%;科研技术服务业、IT服务业、文体娱乐业投资分别达到82.9%、44.4%、34.5%的高增速。1-9月,北京市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6%,接近全年所定10%的目标。

  做“加法”,只是北京经济追求稳发展、重质量的一个侧面。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说,“十一五”期间,北京经济实现年均11.4%的高增速,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进入中等富裕城市行列,但同时资源承载矛盾、首都功能完善等压力也日益凸显,对此,北京连续打出一套转型重拳,坚定实施“减法”调控。

  汽车在首都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最高曾达四分之一,但在交通拥堵与城市发展矛盾凸显的现实面前,北京从2010年末开始采取汽车限购政策。为此北京主动放弃了一年数百亿元的消费蛋糕。

  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北京率先推出严格限购政策,让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持续明显降温。9月份,北京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下降0.5%,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1.8%,连续11个月同比下降。

  首钢是北京工业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但为了缓解资源环境的矛盾、促进产业升级,北京下决心实施首钢整体搬迁。在其带动下,目前北京制造业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持续收缩。

  去年,汽车限购、房产限购、首钢搬迁整体影响北京经济增速达2个百分点左右,但一系列主动为之的“减法”调控凸显了北京提高发展质量的决心,不仅提升了首都宜居环境,同时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劲。

  2011年,北京万元GDP能耗在“十一五”期间全国降幅第一的基础上,继续下降6.95%;全市万元GDP电耗下降6.1%;各项空气污染物浓度指标全面下降。

  在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减”,在发展质量和城市功能完善方面“加”,进退之间,北京经济运行步伐越发从容,推动经济运行与社会民生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惠及民生,为经济运行良性循环注入更多动力。

  1至3季度,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2%,二者增速均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民“钱袋子”鼓了,消费也红火起来。1至3季度,北京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92.1亿元,同比增长11.7%,保持平稳增长,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书报杂志等六大类重点商品的需求带动作用明显。

  受益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北京就业人数在经济增速低于往年的形势下依然保持平稳增长。3季度末,北京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20.5万人,同比增长5.6%。

  赵磊说,未来北京将坚持主动调控不动摇,坚持惠民方向不动摇,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理念打造首都经济的“中国好质量”。

 
编辑:雍紫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