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条红线对城市用水总量进行控制,并将与地方领导的年度政绩挂钩,以达到提高用水效率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北京“史上最严”用水管理制度正在制定中,大的框架已经形成。昨天,市人大代表、副市长夏占义向记者透露。记者随后从市水务局获悉,北京与上海、天津、江苏、山东等省市一同入选全国首批7个用水管理制度试点城市,在今年上半年将实施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用水管理制度。
市水务局新闻发言人毕小刚介绍,三条红线分别是水资源管理控制红线、用水效率红线和水污染控制红线。其中,水资源管理控制红线指的是对一个区域内的用水总量进行限定,按照区域总量进行控制。“现在本市的各个区县都已经实现用水总量的控制,城区内由于地下管线互相连通,所以暂时还未实行。”
用水效率红线指的是按照行业划分,对社会单位、企业等按照定额计算,进行用水量控制。“将对它们实行阶梯式水价,对个人家庭则暂不会实施。”
水污染控制红线则是按河道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为标准,进行用水控制。毕小刚表示,不同河道的水质各不相同,按照水质划分为5类,1类水是最为干净的,依次递减,可作为饮用水源的至少是3类水。而按照不同的水质可以将北京的河道水域划分为供水河道、排水河道、河道上游、河道下游等不同类别,水污染控制红线就是对不同水域的水质进行限定达标。
至于为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用水管理制度,毕小刚解释到,此次水利部设立的三条红色警戒线,对城市区域用水进行了严格把关,超越任何一条红线,地方政府都将面临问责。同时,为了加大处罚力度,三条红线考核还将与地方干部的年度业绩挂钩。一旦超标,将对地方干部进行相应处罚。“这样严格的要求以往是没有的。”
据介绍,由水利部制定的《关于加快水利发展改革的决定》已进入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市政府正在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即将于今年上半年公布。“公布后应该就会立即实施,如果达到预期效果,将一直沿用。”毕小刚说。(记者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