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海西动态
闽台交流活动
了解海西
政策支持
台湾农民创业园
海西西岸(福建)
农业合作试验区
台湾水果中转站
字号:
细述台人才缘何入闽难 放低"架子"融入大陆

  时间:2011-07-01 12:58    来源:东南网     
 
 

  今年上半年,厦门多家事业单位首次专门面向台湾学生招收编内人员。据导报记者最新了解,目前已有相关单位录取了台湾人才,7月份他们将参与相关岗位的见习试用。

  厦门乃至福建不断尝试并释放利多,吸引台湾人才,不过,6月中下旬在福州举办的“闽台人才共促福建企业发展”主题论坛上,台湾人力资源机构所公布的调查显示,台湾人才尤其职业经理人在福建企业的“存活率”普遍不高,平均周期2年,存活下来的只有1/4。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台湾人才在大陆发展又碰到了哪些问题?日前,导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在厦工作的台湾人才,及两岸人才资深研究学者,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

  被规定排除在外 “无证上岗”很无奈

  越来越多的台湾人“登陆”发展,但也在进一步的“深耕”发展中,遭遇了现实障碍。在大陆多年的台中人陈经超,是北大的博士毕业生,面对就业问题也曾很纠结。他坦言,由于福建省在2009年5月出台了专门针对台湾学生就业的先行先试政策,他有机会到厦门大学当了老师,成为首个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台湾籍教师。

  然而任教快一年的他,至今还没有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中国公民都能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但由于此前没有台湾籍人士申请过,执行部门找不到依据,因此陈经超的“教师资格”就被排除在外。陷入“无证上岗”的尴尬境地,让陈经超苦恼、无奈:“我动用了很多私人关系来办这件事,可到现在还没有着落。”

  在医疗界,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来自高雄的陈新川医师,拿着大陆的执照,却被告知还不能以其个人名义在厦门开设诊所。根据两岸签署的EC-FA中有关规定,可允许台湾服务提供者在大陆设立独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陈医生发现该政策规定,只针对大型医疗机构,对小型的诊所并没有具体的执行措施,于是他被婉拒了。

  个案申请非上策 盼出台更多先行细则

  “高校教师证”,仅是陈经超经历的一件小事,现在他已经学聪明了,懂得以个案申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嫌麻烦,和陈经超一起到厦大就业的另一位台籍教师,直接放弃了教师资格证,转而拿境外专员资格证。

  陈经超所说的个案申请,若在厦门乃至福建省,都比较好办理,但若涉及教育部的权限,就很麻烦。在福建中医药大学任教的台籍老师高嘉骏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他比“陈经超们”幸运许多,同是高校教师,因高嘉骏所在学校是福建省属,拥有较灵活的执行权,解决“教师资格证”这类问题,自然不在话下。此外,高嘉骏还有机会参与该校今年启动的教学改革。

  陈经超的遭遇,涉及很多政策的执行细节,也并非个案。导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还有几位台籍老师进入相关高校,他们的心声很简单:既然是高校编制内教师,就该有具体的做法让他们的教职 “实至名归”。而医疗界的陈医师指出,既然大陆已开放台湾人才投资医疗机构,那么厦门地方是否应该主动出台相关落实政策呢?这样的厦门才更加符合其“对台特区”的名号。

  放低“台湾人才”架子融入大陆

  此外,台湾人才在大陆“深耕”也面临另一种 “障碍”。按照台湾人力专家程真的观察,有机会到大陆工作,已成为当下台湾社会的一个主流想法。但很多台湾求职者“登陆”时,常自诩为多元、经验丰富的人才,其实在思想上比较狭隘,对大陆认知不足,不是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大陆同业的竞争。“这或许是台湾人才在大陆 ‘存活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不是台湾人才不行,而是忽略了其他因素。”陈经超指出,有技能,不一定能成功,老板用台湾人才,更看重台湾人才带给团队的整体效应,若不懂得融合在地因素,老是端着 “台湾人才”的架子,那注定无法“深耕”。

  在 “海沧保税港区”投资促进中心担任副主任的台湾专才吴亦立认为,不管哪里的人才,选拔一定要适才适所。在他看来,台湾人才“存活率”不高,关键在于主雇双方对工作职掌认知不清,彼此信任度不够。由此,造成人才的未来期望值不明确,自然久留不了。(《海峡导报》 记者 张燕娟)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福建将与台湾共同打造两岸旅游“黄金通道”       ·台商在厦成立"红摄会" 交流摄影倡导公益      
图片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