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海西动态
闽台交流活动
了解海西
政策支持
台湾农民创业园
海西西岸(福建)
农业合作试验区
台湾水果中转站
字号:
福建船政赴台特展侧记:一条船承载强国梦

  时间:2010-12-23 16:04    来源:人民网     
 
 

看,这是你的名字

  陈鸣铮定定地看着展板,情不自禁身体前倾,头上白发微微颤动。97岁的老人家,应该看不清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但他知道那是他熟悉的名字,因为他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块介绍福建船政学堂暨马尾海军学校毕业生的展板,在倒数第六行写着:陈鸣铮,海标轮机第五届。

  “福建船政——清末自强运动的先驱特展”明天将在台北正式开展。今天,主办方——福州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与台湾长荣海事博物馆举办茶会,邀请一批特殊客人先睹为快。

  1866年,历经两次鸦片战争惨败的清政府,任命沈葆桢为船政大臣,由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设立“福建船政”,洋务运动自此兴起。“福建船政”在马尾创办的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也是现今许多台湾将领的梦之乡,一批军政要员出自这所学校。今天的茶会,有沈葆桢等福建船政先贤的后人,也有陈鸣铮等船政学堂学生,不分两岸、老壮云集,由一条载着强国梦的船,联结在一起。

  70余件文物及辅助展品、100多帧珍贵图片,既有1866年生产的立式蒸汽机小样机,也有船政学堂从1866年至1949年的海军官校学生名录。一位白发老人隔着玻璃窗在“通济”舰舵轮前,左右端详,久久不肯离去。这件国家一级文物来自1894年由几位船政学生监造的“通济”舰,曾被船政学堂后身马尾海校,作为学生的练习舰,当时师生们亲昵地称其“济伯”。铜铁木合构的“济伯”舵轮依旧泛着青光,老人的手在那道玻璃墙上轻轻抚过又抚过……

  84岁的石伯华对着一张图片看了又看,最后掏出笔纸抄录下来。那是沈葆桢为郑成功祠题写的楹联:“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这段对郑成功之收复台湾的评判,石伯华说,“创格完人写得多好啊。”祖籍福建长乐的石伯华,1948年入校,后到台湾。他说:“我常回长乐,台湾和大陆一定会在一起的。”

  陈鸣铮坐着轮椅,坚持看完展览。他1936年进入马尾海校,他说,自己上学时学得很苦,为什么选择军校?因为父亲就是开炮的,自己自然想去念。在全国抗战的年代,不久,陈鸣铮便被派往“中山舰”任少尉轮机见习官。1938年“武汉会战”时被日军击沉,他是“中山舰”最后两位幸存者之一。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福建船政在海峡彼岸掀开的这一页历史,“自强”两字最撼人心。(记者 孙立极 王平)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福建省陈靖姑信俗文化首次赴台湾进行民间交流       ·永安法院为台企开辟“绿色通道” 解决法律难题      
·2.6亿元台湾农机生产项目在沙县金古园动工建设       ·福建永安市法院为台企开辟“绿色通道”      
·福建石狮举行对台直航船舶海上搜救演练       ·2.6亿台湾农机生产项目落户福建沙县      
图片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