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连续11年耕地占补平衡 年均粮增产35亿斤

时间:2012-10-17 09:5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站在平整的稻田前,黑龙江省绥滨县忠仁镇联合村71岁的农民钱树贵笑得合不拢嘴,他种了几十年的60亩大小不一的地块,如今变成了集中连片的稻田,亩增产600多斤,仅此一项今年就增收3万多元。

  这只是黑龙江省土地整治的一个缩影。来自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数字让人惊喜:黑龙江省通过土地规模化整治,靠内涵发展,近5年新增耕地83万亩,年均增加粮食产能35亿斤,新增耕地率居全国第一,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这个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规模化整治五年新增耕地83万亩

  黑龙江省是我国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省份,但现有的2亿亩耕地中,一半多是中低产田,粮食单产长期在500斤左右徘徊。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孙纲告诉记者,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黑龙江省从2007年开始,创新土地整治方式,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了土地规模化整治,集中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配置和整理,单项工程平均在3万亩以上。

  土地规模化整治把原有小规模经营、分散零星、区块差异大的耕地变为集中连片的优质农田,原来废弃的滩涂和边角地块变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水利设施配套的标准化农田。2005年以来,三江管理局耕地存量由802万亩增加到1100万亩,粮食总产由41亿斤增加到60亿斤。二道河农场1.65万亩水田,如今已成全国单块面积最大的水田,亩产达1600斤,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示范田。

  黑龙江省绥滨县忠仁镇荣边村和联合村一路之隔,两边的地块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没进行土地整治的荣边村,地块形状不一,土渠四处渗水,田间路有不少大坑。一边是经过土地整治的联合村,地块最大达8亩地,40厘米宽的田埂非常匀称,水泥衬砌渠道。即便刚下过雨,平整的沙石路面也没有积水。

  “我家31亩地,2011年以前分散在五个地方,种大豆和玉米一年只产10吨粮。”联合村农民贾志峰说,整治后变成连片平整的水田,便于使用大马力机械,整地更深,插秧更精准。今年收了17吨水稻,亩增产50%以上。

  据省国土资源厅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已改造和建设高标准农田809万亩,五年新增耕地83万亩。全省在建的599个项目全部完成后,可建设高标准农田1417万亩,新增耕地181万亩,经测算每年增加粮食产能38亿斤以上。

  “建管分离”新机制让土地整治现生机

  2008年,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工程被列为国家重大工程,2010年这个省又被确定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省”,两项工程总投资达100亿元,土地整治项目遍及72个市县和农垦、森工地区,惠及项目区群众近百万人。

编辑:王君飞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