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资源和科技之力推进文化建设

时间:2012-08-17 10:50   来源:经济日报

  山西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是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要通过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突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坚持文化惠民等,切实推进山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统筹开发地下地上两种资源,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像挖地下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出台了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相关政策措施,488家文化单位在快节奏中转企改制,连续两年文化及相关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据相关报告显示,山西省在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排序中位居前列。当前,三晋大地的文化建设热潮已蓬勃兴起,正处在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是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要真正用好资源和科技之力,切实推进山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首先,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切实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山西文化资源丰沛,内容多样,但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要有所侧重,突出重点,特别是应紧紧围绕自身所拥有的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做文章,从源头上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其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充分发挥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实现由人文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当前,切实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使这些文化资源变为产业,关键是要在创意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经济”,即通过对自身所拥有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深入、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挖掘研发出附着在其身上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行创意延伸,再凭借高科技手段物化这些文化创意,从而形成高文化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文化创意产业蕴藏的巨大潜力,坚持继承发展创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通过挖掘整理、抢救保护、创新发展等方式,提炼出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山西文化符号,创作生产一批特色鲜明、水准较高的文化产品,增强山西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以自信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用外来健康的文化作为有益补充,对不同文化资源的开发、转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论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对不能开发或者目前开发时机不成熟的文化资源妥善保护,树立对某些文化资源“保护也是一种发展”的理念,坚决杜绝破坏性开发现象发生。

  其次,要进一步突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使科技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切实发挥出支撑和助力作用。广义地讲,科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科技不只是文化表达的载体和传播的工具,其本身也在深刻改变着文化的内涵和性质。当代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正随着高科技智能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普及而发生根本性、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就将文化和科技的结合具体到了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涵盖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生产数字化、文化传播数字化等诸多方面。纵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文化建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文化与科技的一体化,通过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意,又以文化创意引导科技创新。比如,美国凭借其发达的高科技实力,其文化产业收入已经占据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较大一部分,日本、韩国亦如此。可以看出,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正在对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催生文化新业态,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从而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当代文化建设的实践也证明,只有那些科技元素含量高的文化发展模式才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并带来巨大效应,进而形成产业规模并占据市场要地。当今世界,各类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面对这样的形势,山西文化强省建设只有顺应形势,准确定位,着力在提高自身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科技含量上广开思路、大做文章,通过文化与科技的紧密融合,衍生出一大批千姿百态的产品和服务,使文化和科技资源都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要运用市场的理念、科技的手段去抓文化,开发建设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培育新媒体产业园、创意产业示范园等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达到科技与文化的高度结合,使科技渗透到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传播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文化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科技支撑并助力文化改革发展,是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山西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外,还要坚持文化惠民,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是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是走出资源过度依赖困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选择,但最终目标应突出“文化惠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群众尽享文化福祉。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文化只有深入群众才有广泛影响力;只有群众参与,才有持久生命力。不论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要突出人民群众在文化生产、创造、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秉持群众广泛的参与性、普遍的娱乐性、内容的丰富性、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的传承性的特点,优先安排基础文化建设项目,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注重通过文化产品反映群众生活,让群众文化消费有能力,文化活动有场所。可以说,文化惠民不仅是“文化强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一项惠及全民、凝聚人心,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文化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因此,文化建设不能急功近利,要遵循规律、尊重市场,只有以惠民为目标才能真正凝聚人心和力量;只有减少外加在文化上的过多经济因素,才能促进文化轻装上阵、实现超越腾飞,文化强省的目标也才能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 山西省委党校)

编辑:雍紫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