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速度”引领大开发 天山南北持续大发展

时间:2012-05-17 14:03   来源:新华网

  2010年5月,首都北京。

  一次决定新疆改革发展稳定方向的里程碑式会议——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战略部署,并绘出了具体路线图。

  在中央关怀和国家有关部委、19个兄弟省市倾情支持、援助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根据实际,提出了具体战略选择。两年来,综合施策下的“新疆之变”引人注目:经济发展持续加速,跨越势头日趋猛烈;天山南北热潮不断,对口援疆“授鱼”更“授渔”;发展内力日渐增强,“自信新疆”跃上舞台……

  已步入新时期新阶段的新疆,正沿着稳中求进、进中求变的步伐,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跃马前行。

  中南海关怀情深义重 新疆跨越持续升温

  新疆在全国战略全局、核心利益中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新疆之变”的点点滴滴,从来不缺少全国瞩目和全球关注。

  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给新疆的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到举全国之力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从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深入新疆考察工作,到中央领导同志亲自主持召开新疆重点项目推进会……新疆发展的每一步,始终饱含着中南海的关怀和深情。

  自治区党委根据新疆实际,提出了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即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两年来,沿着这一路径,“新疆之变”写满了惊喜、希望甚至传奇。经济数据就是传递这一变化的重要窗口。

  2010年新疆GDP首次突破5000亿元,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2011年,新疆GDP达到6575亿元,增长1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此间,新疆民生投入持续加大,许多民生难题因此破解。

  有学者指出,尽管国内不少省市在调低GDP增速,但“新疆速度”却有着现实意义。

  与1999年相比,2009年新疆人均GDP从第13位退居第20位,在西部省区则从第1位退到了第5位。这些数据说明,新疆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不仅与东部差距拉大,而且在西部也不占优势。因此,只有GDP跨越,新疆才有后发赶超的基础。

  尽管有后发赶超之需之急,但在自治区党委看来,新疆所追求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统一,盲目跨越和盲目赶超皆不可取。为此,“十二五”开局之年,按说应该快速赶超的新疆,却选择了走“蓄势”之路。

  “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自治区党委如此决策。

  事实证明,2011年选择走“蓄势”之路的新疆,在稳步跨越中实现了“快进”和“大变”,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创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支出、民生支出、民生类工程投资及第三产业增速“六个新高”。

  2011年新疆农牧民的笑脸透出了“新疆之变”的喜悦。当年,他们的人均年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连续两年快于新疆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并位居西北五省区之首。

  今年一季度,新疆GDP增速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6位,开局良好。全年新疆计划GDP增速达到11%以上。

  “蓄势”之后的新疆,已经开始“起跳”……

  天山南北热潮迭起 对口援疆“授鱼”更“授渔”

  “喀什、霍尔果斯建立‘特区’,我们并没有特意宣传,但政策一出,项目和资金便蜂拥而至。”喀什、霍尔果斯的干部们没有想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在两地各设立一个经济开发区的消息会产生如此大的效应。两年来,这样的热度始终不减。

  交通变化是“新疆之变”的缩影。乌鲁木齐铁路局介绍,2011年在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中,乌鲁木齐铁路局增幅最大。而2009-2011年,经由新疆与甘肃交界星星峡通道出入新疆的道路运输车辆辆次年均增长31.7%。

  今年春节刚过,自治区便高规格开展了“项目促进周”“民生促进周”和“现代文化促进周”活动,引导各级干部高效行政,高起点谋划布局全年工作,再次掀起了新疆发展建设的热潮。

  2010年底,肩负重托的近2600名援疆干部和技术人才西出阳关,进入新疆,他们要再创一个激情燃烧的新时代。其声势之浩大、规模之空前,史无前例。

  “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具有这样的号召力和执行力,这是中国力量的有力证明。”一些学者评价。

  新疆许多干部群众表示,从未见过如此密集的步伐,如此高效的节奏,如此高级别的团队,如此多的资金支持,制约新疆发展稳定的根本性、长远性、基础性问题将因此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新一轮对口援疆各省市投入的援助资金已超过153亿元,是前13年援疆工作累计无偿援助资金物资的近4倍,基本实现了援疆资金100%到位、援疆项目100%开工“两个百分之百”目标。

  自治区援疆办介绍,新一轮对口援疆呈现出试点先行、科学规划、投入有力、民生优先、群众参与、规范管理等特点。各对口支援省市以解决受援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急迫的问题为重点,将80%的政府性援疆资金用于民生建设,重点安排了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棚户区改造、设施农业、双语教育等项目,并将“输血”与“造血”结合在一起。

  援疆省市在推进安居工程建设的同时,为帮助农牧民致富探索出许多好的做法:有的将改善居住条件与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促进了群众就业和农民增收;有的不仅为游牧民建了新房,而且配套建设了牲畜暖棚和贮草棚,有效促进了安居与富民、定居与兴牧双重目标的实现。

  ?发展内力不断提升 “自信新疆”迈上舞台

  2011年初,新疆公开对在基层及群众眼中“懒、散、庸、拖、贪”的部分厅局6个处室负责人,免除现职轮岗交流。这一惩戒“懒政”鼓励“勤政”之举,在新疆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很大震动。

  “以前是老百姓到政府反映问题,现在是干部到老百姓家里主动解决问题。”尉犁县塔里木乡村民库尔班汗·巴克觉得,这两年新疆变化最大的是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

  为激发广大干部后发赶超的动力和激情,201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领广大干部前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内蒙古、宁夏等地考察学习,寻找差距,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不少干部表示,对比之下,才真正明白了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深意,明白了变化、变革、创新的必要,明白了敢于担当的急迫。

  两年来,新疆不少富民项目从提议到开工仅用20天左右。没有飘逸的彩带,没有喧嚣的锣鼓,没有簇拥的陪员,没有冗长的讲话……许多重点项目集体开工、拒绝排场、不扰民众,节俭新风至今仍在边疆大地四处吹拂。不少干部群众表示,这才是“新疆效率”的体现,也是对“新疆精神”的诠释。

  2011年,经全疆干部群众讨论提炼而成的“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已成为新疆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并逐渐浸入新疆发展的方方面面。

  两年来,一系列民生项目的建设,让“幸福新疆”迈出了坚实一步;首届亚欧博览会的召开,让“开放新疆”以全新形象面对世界;接内地新疆籍流浪儿童“回家”,让“负责任的新疆”备受称赞……

  如今的新疆,已经进入了后发赶超的新时期新阶段,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已成主旋律;如今的新疆人,底气越来越足,并以日渐自信的心态,迈上了新的发展舞台。

编辑:王伟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