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2月13日电 (记者 杨玉华)来自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的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安徽夏粮秋粮双丰收,粮食总产达到627.1亿斤,比上年增加1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安徽粮食连续第八年获得丰收。
据介绍,安徽粮食再获丰收,多项工作起着关键作用。
政策效应持续推动。国家连续推行粮食最低保护价格政策,并加大粮食生产抗灾资金的投入。安徽省也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农业抗灾生产。安徽省还对良种良法示范农户进行补贴,整合资金4亿余元支持皖北14个县开展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
防灾减灾技术服务加强。针对去冬今春小麦持续旱情,安徽农业部门在抗旱夏种、秋粮田管和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时期,先后多次派出技术指导组,分赴粮食主产市开展生产督导和技术服务,全省还组织了近50名省级农业专家,对口指导水稻和玉米生产大户。同时,加大苗情、病虫情、墒情的监测力度,及时分析会商,有针对性地提出田管对策和技术意见。此外,组织了万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驻点包片包户开展指导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仅秋粮生产时期,全省就下派了技术指导组超过1000个,举办各类培训班3000多场次,培训农民50余万次。
良种良法技术落实到位。各地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主攻方向,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机械化作业、追施穗粒肥、防控病虫害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8%,水稻优质率达到83%以上,6个玉米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56%。玉米、水稻等品种的机械化栽植率不断提高,核心示范区的面积不断扩大。
社会化服务组织显身手。特别是在科学防治病虫害上,针对今年安徽29个水稻主产县(市、区)水稻病虫害,实行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通过组织专业化防治队,弥补了农户分散防治的不足,统防统治示范区面积达200多万亩,有效避免了病虫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