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去年增产130亿斤 粮食总产一跃超千亿斤

时间:2011-01-19 16:18   来源:人民日报

  产过千亿斤,增产130亿斤,连续7年大丰收——

  喜看龙江粮满仓

  黑土地早已银装素裹。在土地上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正在温暖的家中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我家去年承包6300亩土地,粮食总产5443吨,出售4899吨。你猜我种粮挣了多少钱?610万!”家住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黑岗乡三家子村的农民杨海军告诉记者。

  生活在黑土地上的广大农民同杨海军一样高兴:黑龙江以占全国1/10的耕地面积,生产出占全国1/4的商品粮。2010年,全省又增产粮食130亿斤,粮食总产一跃超千亿斤,连续7年大丰收。

  夯实大粮仓,2010年粮食增产占全国粮食增量的42%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主产省。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路径,把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作为“十大工程”发展措施之首,全力推进。

  2009年,国家正式批复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规划,重点实施水利化、农机化、水稻大棚育秧、农业科技支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生态建设六大工程,到2015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将达1000亿斤以上,为国家打造一个优质、可靠的大粮仓。

  按照“稳定面积、调整结构、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粮食生产发展思路,黑龙江深入调整种植结构,使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136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323万亩。其中,水稻、玉米两大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增加了1072万亩。

  目前,黑龙江已形成松嫩平原第一、二、三积温区的玉米产业带,中部、北部、西部的麦豆产业带,三江平原、江河谷地和山地小流域的水稻产业带。

  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总产量达到1002.6亿斤,比上年增加132亿斤,占全国粮食增量的42%,粮食生产连续第七年夺得大丰收,成为全国第二个粮食产量超千亿斤的省份。

  2010年12月20日,在黑龙江省委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吉炳轩说:“虽然我们的粮食产量今年已经突破1000亿斤,但要作为一种生产能力巩固下来并逐年提高,还需要作出更大努力。从2011年开始,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改为‘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

  去痼疾挖潜能,打牢增产基石

  黑龙江省江河众多,旱涝频发。旱涝灾害始终是粮食生产的心腹之患。

  因降水多、气温低、回暖晚、农时迟,去年,全省春耕生产普遍拖后15天左右,并有近5000万亩农田面临种不上地的危险。

  目前,黑龙江70%耕地仍属于中低产田,严重制约了全省的粮食产能。

  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是长远之举、强农上策。

  省水利厅副厅长王铁介绍,2009年全省落实水利建设资金109.15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还多。2010年力争完成水利投资120亿元。

  有了水利的保证,也就有了农业的保证。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先进科技展示区和现代大农业样板区。一年间,全省就为试验区投入19.2亿元,把260万亩中低产田,建设成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耕作先进、科技覆盖”的高标准农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亿斤。

  2011年,黑龙江将以防洪除涝、抗旱兴利、节水灌溉为重点,投资150亿元,加快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三江平原灌溉区、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改造、旱田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

  发挥农垦优势,引领全省农业迈向现代化

  黑龙江农垦具备机械力量强、标准化水平高、科技人才多等优势,是全省现代大农业发展的龙头。

  以强带弱,发挥农垦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提升全省农村标准化生产水平,是粮食单产快速提高的最佳选择。于是,让农垦的农场与县里的农村“联姻”,实施“场县共建”,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嫩江县是黑龙江的大豆主产区,大豆单产仅为270斤。开展了“场县共建”后,产量一路上升。去年,全县578万亩耕地中2/3种植了大豆。在农垦种植模式的引领带动下,平均亩产达到340斤,总产量跃上27亿斤新台阶,比上年足足高出9亿斤。

  黑龙江“场县共建”仅2009年就带动农村种植结构调整2000万亩,160万户农民被纳入垦区农业产业化体系,垦区为农村代耕土地2300多万亩,为全省增收粮食60亿斤。2010年,垦区又实现农机跨区作业3000万亩,向农村推广良种3000万亩,拉动地方种植基地达3000万亩以上。

  “过去是咱农民到农场插秧、收割挣外快,现在是农场的大机械到农村来‘包圆’。”说到“场县共建”,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四排村村民王君辉的脸上仍然闪着惊喜,“多亏农场为我提供种子、肥料,帮我整地、插秧、管理,让我家去年的水稻获得大丰收。种了这么多年的地,现在最轻松最开心!”

  目前,垦区已有9个分局、98个农场与12个市、63个县(市)、121个乡、262个村对接开展了“场县共建”,签订合作协议或方案247个。全省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达89.1%,松嫩、三江两大平原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了全面积、全作物生产机械化。

  坚持科技创新,支撑稳产高产

  黑龙江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努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农业重大科技攻关。建立了适宜不同地区、不同积温带的米、稻、豆、麦、薯五大作物十大高产技术栽培模式。

  科技的进步,已使高产稳产农田遍布67个县(市)区。去年,全省358个万亩连片水稻示范点平均亩产达1400斤以上。

  为全面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黑龙江把高产创建贯穿于粮油糖生产全过程,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创,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同建,落实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甜菜六大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33个,省级示范片67个。用600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带动了7000万亩粮油糖创高产,用1/3的粮食播种面积生产出了占全省3/5的粮食产量。

  截至去年,黑龙江省五大粮食作物十大栽培模式推广面积达到1.5亿亩,比上年增加2114万亩;粮食作物标准化率达到90%,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新增机动药械1.26万台,专业防治队达到4700多个,日防控能力380万亩,统防统治7121万亩,虫口夺粮近40亿公斤。(本报记者 汪波)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