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构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 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创新

时间:2010-05-31 12: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沈阳5月30日电 5月22日,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20多台为美国通用公司汽车生产线定做的“移动机器人”,正在做最后的调试。“外观上像一部普通机械,实际上却是高度智能化的‘装配工’,90%以上的国内汽车公司采用了这款机器人。”公司负责人说。

  发展新兴产业,是辽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今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构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为抢占产业制高点,年初辽宁提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海洋、生物育种和高技术服务业等九大类新兴产业,83个重点领域,并在资金、土地、信贷等方面予以扶持。计划到2015年,培育形成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逾10亿元的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

  围绕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辽宁挖掘存量优势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去年实施了近百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年攻克重大关键技术200项,一大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诞生。今年辽宁提出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组织实施数控机床、IC装备、机器人、光伏装备等100项重大关键技术,培育国际级高技术产品50个,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0%以上。目前,装备制造业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位列全国前三。

  辽宁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着力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在3年内比2008年翻一番。2009年,辽宁44个县的GDP平均增速高达26%,财政收入超3亿元的县从28个增加到40个;县域经济占GDP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

  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沈阳特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抚顺、本溪、铁岭等周边城市在产业和城市布局上,积极向沈阳靠拢,实现无缝对接。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力推节能减排。辽河干流多年来首次消灭劣5类水质。2009年,辽宁万元GDP能耗下降6%,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群众得到实惠。全省持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返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和8%。

  (本报赴辽宁采访组)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