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元4月1日电(张浪)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绿意黯然的季节,可一场空前的大旱正肆虐着中国南疆,树木枯萎、田间荒芜、河水干枯……百年不遇的旱灾给灾区人民生活和春耕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地处秦岭南麓的四川广元市,这个素有“十年九旱”之称的城市,在最近十多年中,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200多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90%以上,而在今年这场百年不遇的旱灾中却经受住了“烤”验,整个广元市的农业发展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正是由于频繁的旱灾,广元市的农业发展才从中“烤”出了经验,并在近两年中摸索出了“以早制旱、以调制旱、科技制旱、以多制旱、以水制旱”等一整套制旱经验和避旱规律。
“制旱经验”保证了广元市农民在频繁旱灾情况下的基本收入,在水源无保障地区,将田改地,根据不同农作物种类在需水和抗旱特性上的差异,主动进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避免了干旱带来的风险,部分农民种植特殊抗旱经济作物比往年种植传统作物收入提高了近三倍,正是由于这场种植业结构调整,广元市农业发展才得以“逆流而上”。
周永海是广元市龙潭乡和平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他只是这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受益的农民之一,周永海和河南某甘蓝制种公司签下协议大面积种下了甘蓝这一耐旱作物,用水量减少到为以前所种植传统作物时的三分之一,从而不再担心“冬干春旱”的特殊气候,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外,制种公司每亩保底付与他2000元,而周永海只负责栽培、管理和收取,供种和销售则为业主负责。
周永海信心十足地说:“从去年10月份就没有下过一场透雨,目前影响不大,如果旱情继续持续下去的话会受一点影响,如果换成是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在今年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是无收成的,因为全村就只有100多个水池,根本无法保障秧苗的用水,而保证现种作物的用水是没有问题的。”
在有280余户农民居住的和平村,大多数村民选择了周永海一样的做法,在市区农业部门指导下,逐步选择抗旱能力比较强的经济作物,改善了大旱年颗粒不收的局面。
目前,全村共有500多亩共6万多株果树,在果树下面全面推进甘蓝制种,并形成“树上挂果,树下修房”的局势,同时,也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这些显著成效正是广元市农业部门在2005年大旱灾后探索出来的“广元模式”,从抗旱逐步走向避旱,发展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避旱农业思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