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汕尾12月2日电 (记者 康孝娟)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香港与广东两地推行“前店后厂”模式几乎支撑了珠三角近30年的发展。如今,深圳发展成为新型“前店”,而汕尾将成深圳的“后厂”迎来大发展机遇。
深圳在面临土地资源匮乏等发展制约局面下,相中了位于红海湾,有良好的区位、交通、土地、海洋、产业、生态优势的汕尾市作为发展的延续地带。两市借鉴新加坡与苏州的合作模式,在汕尾市海丰县西部共建面积达463平方公里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当下,该合作区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将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在内的现代产业基地,到2020年成为两地共享的超过2000亿元GDP的重要增长极。
其中作为启动项目的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现有40个投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476.63亿元人民币。今年8月,国际云计算、灏芯微电子、天洋太阳能光伏、雅芝TFT四个项目和劳动者家园全面启动建设。
汕尾有粤东第一的土地空间和海岸线,随着厦深铁路、潮莞高速公路、汕尾新港区建设的加快,厦深铁路汕尾至广州支线、龙汕铁路、天汕高速公路即将上马建设,加上现在的深汕高速公路,汕尾“三网一群”(公路网、铁路网、绿道网、港口群)的交通格局已经成型。加上距离深圳100公里,距香港水路80海里,距台湾高雄水路200海里,距太平洋国际航道12海里的明显的区位优势,这里已逐渐成为一方投资热土。粤电、中广核、华润、碧桂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陆丰核电、华润火电、信利4.5代AM-OLED、“云计算”等一大批项目相继落户。
据悉,汕尾已初步形成了电力能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食品制造、纺织服装、金银首饰、珠宝加工、现代旅游、生态农业、海洋水产等十大支柱产业,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占粤东地区半壁江山,是全国最大的TFT产品生产基地。汕尾这个昔日的小渔港将变成深圳特区之外的”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