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崛起拒绝泡沫
随着长三角规划的落实,新兴产业将在长三角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基础。然而,一些审慎的业内人士和专家则担忧其将带来经济发展的新一轮泡沫。
“我们比较担忧的是概念式发展,脱离技术谈概念。”郁鸿胜说,在长三角,这种情况殷鉴不远。
1995年至2000年期间,互联网概念被热炒,长三角地区许多企业纷纷投资生产光纤,导致光纤价格大幅下跌,生产者利益遭受重创。就在几年前,风电、光伏设备成为长三角各地追逐的热点,最终导致大部分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认为,传统产业仍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应关注如何将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相结合。他提醒,各地千万不能仅从概念出发,离开关键技术谈新兴产业发展。
此外,长三角地区目前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定位也趋于雷同。江苏省已经确定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也是上海市将投入重金发展的产业。
此外,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将重点投向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智能电网等领域,与苏浙两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即使未来发展的产业门类相同,也可以在细分上实现互补共赢。”郁鸿胜表示,苏浙沪三地产业优势各具千秋。比如,上海在核电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具有发展先机;同样,苏浙两地在风能、新材料等产业上则较上海活跃得多,三地完全可以实现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