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长三角区域规划:缘何“起大早赶晚集”

时间:2010-06-01 10:10   来源:金融时报

  继长三角区域规划获批后,日前又有消息说京津冀区域规划也已上报国务院并有望近期出台。至此,中国沿海、沿江以及内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已然呈现。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我国目前跨省规模最大的长三角区域规划获批意义是什么?跨省区的区域规划会否成为未来区域规划的重点?“遍地开花”的区域规划如何才能有效落实?

  缘何“起大早赶晚集”

  “长三角区域规划工作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之所以经过多年的编制现在才批复,是因为这是一个跨省区的规划,涉及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矛盾太多,区域协调和编写规划方面难度实在太大了。”中国社科院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魏后凯教授这样对本报记者说。他所说的问题涵盖产业的地域冲突、产业发展与机构的衔接以及政策的协调等诸多方面,这些都需要中央政府给予一定的导向。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专家,在感慨之余他还表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正因为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才导致长三角规划“起大早赶晚集”。事实上,此次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简划》)也对长三角委以重任,其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对于长三角规划获批的意义,魏后凯认为有三个方面。首先,明确了长三角地区在国家甚至是在国际上的发展战略定位,明确了长三角在未来国家发展中要承担的战略分工,即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竞争力、提升其参与国际分工的档次,并以此来继续引导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其次,明确发展导向,包括产业层面的导向和空间开发秩序的规范两方面,避免“满开发、乱开发”。第三,明确了协调发展的问题,包括城乡之间如何协调,长三角城市之间如何构筑有序的竞争合作关系,如何避免产业重复建设、建立新型的产业分工机制,如何构筑一个合理分工的、高效的、生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区域发展模式。

  目标如何落实

  新批复的长三角规划比原来变“大”了:以前“一核六带”为核心的规划,变成了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达21.07万平方公里;新规划的“责任”也更大了:业内将之评价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强的引擎之一,承担着转型升级、应对危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任,是后危机时代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区域规划”。

  下一步如何落实规划目标成为关键问题。有专家表示,要落实《规划》提出的要求,打造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区域内的城际合作思路、机制等,需要自内向外地进行新一轮“转型升级”。这个思路是,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同时,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魏后凯说:“跨省区域规划编制难,实施起来难度更大,主要是区域协调的问题。因为各地都有自己的规划,如何将地方规划与国家层面的宏观规划很好融合,存在难度。”对此,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创造新型的管制办法,比如建立一个跨省合作的机构来监督规划落实情况,建立城市群或区域治理机构;二是不同区域政府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机构,并使之制度化和长效化,使政府之间沟通顺畅,以便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跨省规划是未来重点

  去年以来国家密集批复了十几个区域规划,政策支持的地域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各个省区市。今年似乎延续了这种势头,无论是皖江城市带还是长三角的区域规划,实际上都体现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魏后凯说:“这些区域规划的编制实施,对于充分调动各级地方的积极性,引导各地区发挥优势和合理分工,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要警惕区域政策的‘泛化’导致的重点不突出。”他认为应该区分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不能在国家区域政策框架之外,另搞许多特殊的、“一对一”的优惠政策措施。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批复的规划中,如关中—天水经济区、江苏沿海、横琴岛、辽宁沿海经济带、图们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循环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这些都是省内规划,编制起来相对容易,那么,国务院批复区域规划是否会“先易后难”,也就是说酝酿多年的打破省级行政区划、进行跨省区的统一规划会否于今年密集出台呢?

  对此,魏后凯表示,国家组织开展一些跨省区或承担国家战略功能的区域规划,这是很有必要的。下一步等待批复成渝经济区、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等大多是跨区域规划。

  据了解,作为中国的“第三极”京津冀都市圈的规划工作也于2004年启动,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8地市。“与珠三角和长三角不同,京津地区的民间力量很薄弱,因此规划起来难度较大。”魏后凯如是说。

  新批复的长三角规划比原来变“大”了:以前一核六带为核心的规划,变成了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达21.07万平方公里;新规划的“责任”也更大了:业内将之评价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强的引擎之一,承担着转型升级、应对危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任,是后危机时代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区域规划。 (记者 胡萍)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