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复制文物“登陆” 书画名品受热捧

时间:2011-12-23 13:25   来源:东南网

  今年9月,“大嶝小镇”台湾免税公园在厦门大嶝岛热闹开幕,台北故宫的精仿文物及创意商品也悄然进驻。远景(故宫)文创生活馆是台北故宫在台湾及大陆地区的唯一授权经销商,如今开业三个多月,经营情况究竟如何?台北故宫精仿文物“登陆”试水,又有哪些出人意料的遭遇?

  “黄金画”成高端客户新宠

  临近年关,正是采购礼品年货的好时候。而位于一家商场角落的台北故宫文创生活馆,与相邻店铺的客如潮涌相比,这家店显得有些冷清。台北故宫闻名遐迩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以及大到原比例复制的摆件,小到造型铅笔、便签、手机挂件……在台北故宫,常看到大陆观光客提着篮子扫货,到了这里却堆满展柜少人问津。

  不过另一端的货架有不一样的景象。复制的古典书画如《八骏图》、《花鸟图》、《怀素自叙帖》……往往只剩下两三个卷轴,许多货架上已经空空如也。

  远景(故宫)文创生活馆执行董事高美雅,指着一个空荡荡的展柜称,这里本来摆着乾隆御用的“粉彩灵芝纹紫砂方壶”复制品,被长沙的一位老板扫光了,因而特地从台北赶过来跟他接洽。

  高美雅说,自己并不熟悉复制文物在大陆的市场,当初精选了700多种台北故宫授权产品拿到厦门,很惊讶于两岸间的消费差异。这里的客户以北京、上海、西安以及东北、山西等地的人士为主,他们专挑历代书画名作精品,《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快雪时晴帖》等等,这些作品无论是高端的“黄金画”还是原比例复制的卷轴,都卖得很好。

  不少高档消费者钟爱“黄金画”,因为黄金贵气又能保值,结合古代书画显得高雅,自用送礼两相宜。

  消费者在乎皇家气派体验

  为什么这些复制书画如此受欢迎?导报记者现场采访了一位正打算购买乾隆“三希堂藏品”桌面屏风画的顾客。这位先生指着画上盖着的“乾隆御览之宝”说,这些东西以前都只有帝王才有机会赏玩,平民老百姓看都看不到。现在只要花几百块钱买一个复制品,摆在书桌上就可以随时欣赏,也享受一下“帝王级”待遇。

  相比之下,台北故宫的“明星”产品“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却受“冷落”。一些消费者说,到台北故宫参观,这两种展品的周边商品价格便宜,方便携带,又有代表性,很适合带回送给亲朋好友。但如果是在厦门购买,就没有上述需求。

  高美雅表示,厦门店的顾客多是懂得鉴赏的人士,他们会更倾向于购买更具收藏价值的商品,特别在这里还是免税待遇,同样的东西拿去北京、上海,价钱要贵出不少。

  精仿一不小心成盗版

  高美雅介绍,台北故宫做“精仿”文物的思路最早受日本启发。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台北故宫委托日本“二玄社”复制过40多件精品书画,其逼真效果轰动一时。

  自2000年开始,台北故宫又开始数字计划,将馆藏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存档,再与厂商接洽进行授权合作。可以说,台北故宫的授权复制品,无论是同比例摄影、电脑制版还是高精度印刷,都是简单盗版难以达到的技术水准。

  高美雅表示,相比大陆文物复制产品良莠不齐的品质,台北故宫在产品管控上相当严格。台北故宫的每种复制品都有数量限制,而且标有台北故宫标识的都是“第一版”产品,不可能拿复制品再去复制。以郎世宁的《八骏图》为例,你看它做成小屏风,价格并不贵,但画中的柳叶都是纤毫必现,只有台北故宫的复制品在工艺上才能达到与原作相同的水准。

  大陆消费者对台北故宫精仿文物出手大方的背后,体现的是大陆近年来文物复制行业的风生水起,但市场管理机制的缺失,也造成业内人士担忧“复制品概念给扭曲为赝品”。

  高美雅也坦言,有些客户在她店里买了精仿的书画作品,回去后盗印图利。不久前,台北故宫两员工擅自复制珍贵文物《龙藏经》、《富春山居图》的数码影像,廉价卖给大陆客户牟利,造成很坏影响。(记者 燕子 林静娴)

编辑:王君飞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