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贸关系回顾与展望:为未来前进蓄能量

时间:2011-12-27 09:02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12月26日讯 2011年是两岸经贸关系平稳发展的一年,在两岸坚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循序渐进”的思路持续推动下,两岸经贸稳中求进,为两岸各自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做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展望未来一年,有新的变数与挑战,但也蕴藏了重大机会,相信两岸民众能做出明智的选择,继续维护与发展两岸和平发展的成果。

  一、2010年两岸经贸关系的主要特点

  两岸经贸2011年的特点表面上看相当平淡,缺乏重大突破发生,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在为未来更大跃进积蓄能量。总结起来,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积极面向、三点挫折与两个挑战。

  第一个积极面向是加快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建设成为两岸共同追求的目标。自2010年6月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以来,2011年1月两岸正式成立经济合作委员会,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架构基本成形,其主要支柱是ECFA后续协商内容的三大部分——货品贸易、服务贸易与双边投资保护。大陆自2008年后就将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作为优先工作,相反,岛内朝野围绕ECFA的签署争议不休,但今年8月份民进党公布的“十年政纲”中,将“两岸经贸”列为了单独的一个“分纲”,承认了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0月马英九公布“黄金十年”发展愿景更将持续推动两岸制度化协商,循序渐进推动两岸经贸制度化的交流及合作作为“施政主轴”之一。这既是对两岸经贸关系三年多来取得的重大成果的肯定,也是为两岸经贸未来取得更大突破打开了更大的机会之窗。

  第二个积极面向是两岸经贸交流活动继续保持了增长的势头。据大陆方面统计数据,2011年头十个月,两岸贸易额为1331.2亿美元,同比上升12.2%,占大陆对外贸易额的4.5%。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294.8亿美元,同比上升24.3%;自台湾进口为1036.4亿美元,同比上升9.1%。而据台湾“海关”数据,2011年头十个月,台湾向大陆与香港出口额为1049.4亿美元,占台出口总额的40.4%,较去年同期增长10.4%;进口额为384.7亿美元,占台进口总额的16.1%,增长27%;两岸三地贸易总额为1434.1亿美元,增长14.4%,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28.8%。台商投资大陆部分,大陆统计是头十个月共批准投资项目2118个,同比下降10.48%,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7.7亿美元,同比下降11.0%,截至10月底台商投资在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4.7%。台湾官方的批准数据则显示,头十个月共批准台商投资大陆493项,金额111.66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7.3%与18.8%,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78.7%。

  第三个积极面向是大陆赴台旅游与两岸航线取得更大进展。经过两岸有关部门的友好协商,6月28日,大陆赴台个人游以北京、上海及厦门三个城市为试点正式开放,7月29日两岸又启动了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个人游项目。虽然大陆居民赴台游人数一度出现下滑趋势,但10月以后又再次升温,截至11月底,全年大陆赴台旅游总数达112.2万人次,其中团队游110万人次,个人游2.2万人次,11月大陆游客赴台更创下历年当月的新高,达到21.3万人次。同时,6月21日,两岸两会完成《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修正文件三》换函确认。两岸分别增加了台湾台南与大陆的盐城、兰州、温州、黄山客运共计5个航空客运航点;客运班次双方每周各增加94班,连同原有班次合计总班次已达到每周558班;货运班次各方每周增加4班,合计总班次为每周56班。

  第四个积极面向是两岸经济合作内容进一步扩大。两岸两会除在11月实现了第七次领导人会谈并签署了《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协议》外,还就三年多来签署的其他15项协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入检讨,有力推动了既签协议发挥应有的效益。两岸产业合作方面,双方重新确定了以LED照明、无线城市与物流业等为产业搭桥的优先合作项目,产业合作向深层次推进,进展良好,两岸产业合作论坛等专项活动取得更多的共识与新进展。在金融合作领域,大陆方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台湾方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先后在台北与北京举行了两次磋商,实现了两岸银行业监管合作机制建立并顺利运作,标志着两岸银行业监管合作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为两岸银行业的审慎经营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两岸经贸关系2011年也在进入“深水区”后暴露出诸多难点与问题,进展明显放缓,遭遇了三点挫折。

  首先是两岸积极推动与协商的两岸投资保护协定因种种原因,未能赶在第七次两岸两会领导人会谈前协商完成并顺利签署。虽然两会也公布了协商的阶段性成果,但未能如两岸各界所愿尽快签署,显示出两岸围绕着ECFA后续协商中遇到了一些尚待克服的难点。反观台湾与日本投资保护协定赶在两岸前签署完成,两岸经济制度的差异性已经开始成为两岸加快经济合作步伐的重要障碍。

  其次,两岸贸易未能实现加快增长的预期。2011年台湾其他外销市场发展相对较快,特别是东盟市场增长最为明显,填补了欧洲及日本市场萎缩的份额,而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出口的增长率甚至低于其对美国出口的增长率,台湾对大陆及香港的出口依赖度甚至低于去年。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ECFA早收清单虽然今年元旦已经生效,但只有14%的早收计划的产品实现了零关税,延迟了协议效益;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两岸贸易尚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两岸经济合作有必要向更深的层次推进。

  第三,陆资入岛至今非但未出现高潮,反而出现衰退之势。虽然台湾当局于2011年3月初宣布了开放第二波陆资赴台清单,包括制造业25项、服务业8项及公共建设9项,但10项制造业属有条件开放,限定陆资只能参股投资岛内现有事业,且不得对该投资事业具有控制能力,这其中就包括半导体与面板两大两岸最为关注的行业。根据台湾当局的统计数据,2011年前9个月,陆资对台投资分别为80项与3507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尽管项目增长了27%,但金额却大幅下降了近60%。这反映出虽然台湾当局已经开放陆资入台有两年半时间,但陆资的试探与开拓期尚未结束,两岸双向交流的渠道尚未真正畅通起来。

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