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深度接轨 打造两岸电动车产业链

时间:2011-07-29 09:57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旺报》今日发表社评分析两岸合作发展电动车产业的问题。社评指出,从两岸发展电动车情况来看,台湾缺乏研发资金、市场规模小,但技术先进,与台湾相较,大陆比较缺乏技术和人才,但市场规模大,大型车厂较有整车整合能力。两岸发展电动车,正具有截长补短的优势,唯有两岸产业优势互补,才可能打造属于两岸共享的电动车产业,才能够在国际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社评摘编如下:

  日前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时,明白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面对无序发展、缺乏核心技术及条块分割资源分散3大问题,更以发展电动车为例,挑明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究竟是不是最终产品目前并不明确,发展电动车要先解决包括技术路线等相关问题。

  大陆发展“7大战略新兴产业”、台湾发展6大新兴产业也都有一些问题存在。项目推动前未作充分的评估,实施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以电动车产业为例,台湾于去年4月就正式核定“智慧电动车产业发展策略与行动方案”,其中“智慧电动车先导运行专案计划”未来3年仅预计投入22亿元(新台币,下同),却想要达成3000辆智慧电动车运行,并建置岛内3000座慢充站及120座快充站,看起来有点天马行空,2010年到2016年总共才编列约100亿元预算,难怪大型汽车厂要停止在台的研发,前往大陆发展电动车,至少鼓励政策强于台湾。

  目前全球电动车仍以欧美规格为主,大陆市占率仅3%,工业及信息化部原本评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市场规模要双双达成全球35%目标。甚至曾喊出今年要有50万台电动巴士、明年百万辆上路目标,看来短期目标已经幻灭。

  从两岸发展电动车情况来看,台湾缺乏研发资金、市场规模小,没有能力从上游零组件到终端产品完成完整整合;但台湾“工研院”、车辆中心、金属中心研发能力强,产业长于规格零组件整合,由笔记电脑发展出的锂电池能力具有国际水准,车载电子系统研发制造能力强,电动车的锂电池芯及模组和相关零组件已打进国际供应链,是电动车很好的发展基础。与台湾相较,大陆比较缺乏技术和人才,但市场规模大,大型车厂较有整车整合能力。两岸发展电动车,正具有截长补短的优势,如能充分整合,即便不能在短时间内追日超美赶欧,但绝对比各自“关门造车”可以缩短产业学习曲线。

  两岸发展电动车当前的要务应该是尽快打造产业链,但这需要两岸当局有共识、有计划的推动整合。其中应包括成立资金中心、共同研发中心、产业标准中心,并且以筛选方式找出有实力的两岸企业,由共同研发中心和执行团队订出产业标准,让更多两岸企业在技术规格化下竞争,就可以拥有两岸自主的智慧财产权技术,两岸分工体系也可以从垂直整合演进到水平整合,并快速把电动车产业链完整架构起来。唯有两岸产业优势互补,才可能打造属于两岸共享的电动车产业,才能够在国际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要形成深度接轨的两岸产业合作模式,需要两岸当局有胆识、有智慧的促成。如果没有勇气推动两岸新兴产业整合,最后各自为政,只会斫伤两岸新兴产业在全球的竞争机会。两岸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彼此找出竞争核心和优势,共同结合才有成功机会。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