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郑重承诺 对世界明确昭告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变为“建成”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已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各界专家一致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不仅体现在量化指标上,还有赖于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转型等重大任务的战略推进。
【 一字之改凸显决心 】
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经历了数次历史沿革。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十八大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动员令。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提法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党的发展战略的“方向一致性、战略连续性、步骤阶段性”,始终向既定目标前行。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改,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也表示,“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对世界的明确昭告。
【 提出“小康”新的具体要求 】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量化指标。经济学家们经过计算认为,达到这一指标是完全现实可行的。
报告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指出,新要求的提出符合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的实践需要,具有政策针对性。
【 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意味着数字上的增长,关键在于把握和用好战略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专家普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着外部环境恶化、人口红利流失的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应引起高度重视。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权衡也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质上就是继续推动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要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网上怎么看
●从目前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指标完成情况看,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居前,而文化产业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教娱乐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单位GDP能耗等诸多指标尚显落后。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
●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地处西部的陕西,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仍然是发展的问题,发展仍然是解决民生等许多问题的“硬道理”。
——陕西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
●西部一些穷县、弱市,也提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每年以20%以上的增速来完成这个目标,导致很多民生问题被忽视。
——微博网友杜山骏
●到2020年,我希望我能真正融入城市,不管是留在武汉还是回到天门,都能和城里人一样,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工作之余逛逛公园、看看展览;看病不要动辄上千;孩子就近上学不用交借读费,父母接到城里安享晚年。
——湖北省天门市在武汉打工青年卫小创
发展成果惠及全体 执政理念更重民富
居民收入增长首提量化目标
本报记者 赵鹏飞
十八大报告最牵动人心、也最让老百姓振奋的莫过于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专家普遍认为,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量化的收入翻番目标,把提高居民收入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意味着我们正经历从追求“国富”到更加重视“民富”的理念转变,体现了富民追求。
【 人均收入需年增7.2% 】
“按照规划惯例,这个‘翻一番’目标自然是扣除价格因素,是货真价实的倍增计划。”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翻番目标是以2010年为价格基期,按不变价格来计算的。”权威部门专家也证实,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目标总要求,相关具体部门在操作执行上,要考虑物价因素。
胡鞍钢测算,只要今后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2%左右,就可以实现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关键是要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增长,是货真价实的增长。”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分析认为,要想实现收入十年翻番的目标,每年平均增速要达到7.2%或7.3%。
【 你在2020年能拿多少 】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40万亿元,2020年翻一番,将达到80万亿元。而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接近4万元,到2020年翻番的话,则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要超过7万元。”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吕井海表示。
吕井海分析称,从2010年的数据看,在企业新创造价值里面,有40%-50%分给劳动者。因此,当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万亿元的时候,能够分给老百姓的收入达到至少30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专家认为,这并不意味着2020年人均收入就是简单“乘以二”的结果。考虑到通胀因素,到时人均收入数字会超出38218元和11838元,扣除价格因素计算,实际收入应达到两倍的标准。
【 并非人人收入翻番 】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不等于到2020年每个人都实现收入翻一倍。”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提醒说,这个倍增应该是让低收入者收入增长得更多一些,中等收入者平均增长,而高收入者则应该增长得慢一些。这样,在整体倍增的同时,又合理调整了收入分配关系,这样的倍增安排老百姓才会满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也表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是每个人的工资都会增加一倍。人均收入倍增也意味着总量增加,但具体到每个人能多分多少,还是靠个人的争取和努力,以及收入分配等制度体系的完善。
在马建堂看来,缩小收入差距也是保障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认为,只有进一步理顺我们收入分配的关系,整顿治理好收入分配的秩序,才能发挥好分配对收入的反作用。
网上怎么议
●十八大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量化指标,这是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上自我加压。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意味着百姓的钱袋子将更鼓,生活将更加富足、更有质量。
——网友“陈二厚”
●要翻番,必须按照十八大精神,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湖北省潜江市老新鎮安定村书记张天华
●确保人均收入增加,首先要靠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增长,改善生活就难以实现。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
●这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体现了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也向外界传递出未来中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信号。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
●这个温暖人心的量化指标,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写照。
——网友“英雄会哭”
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 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民营金融机构迎来发展春天
本报记者 罗兰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步伐日益加快,十八大报告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 民资加盟金融业门槛高 】
虽然我国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改革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还面临诸多障碍。统计显示,目前国有或国有控股银行占有金融资源比例过高,民营金融资源占比很小;大中型金融机构比例过高,小型金融机构比例偏低。
“我国现有金融机构的结构还不尽合理,表现在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占绝对优势,同时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机构的门槛偏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设立金融机构时,民营资本只能参股,单一股东持股是被严格限制的,并且民营资本不能作为主要发起人。
徐洪才指出,由于我国金融结构单一和不合理,所以难以满足企业多样性的融资需求。他解释说,中、小、微企业、个体、社区、“三农”和零售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不大,大型金融机构看不上它们,而这些企业又是实体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们有大量的融资发展需求。此次十八大报告就是要从政策上打破金融领域国有垄断的现状,发挥民营经济的竞争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 为社区中小微企业服务 】
民营资本将如何进入金融领域?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发展社区类金融服务企业,扩大新型信息科技在金融服务领域的运用。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基层金融机构的监管力量,并通过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途径,为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专家认为,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应避免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产生同质化竞争,要让大中小金融机构功能互补,展开错位竞争。
徐洪才表示,应降低民营资本准入金融领域的门槛,要把大多数民营金融机构建成为区域性、社区、“三农”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在业务上要拓展服务内容,比如消费信贷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农村保险服务等,通过金融服务支持消费,发展内需驱动型、消费驱动型的金融服务业。
【 应实行差别化监管 】
大量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后,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是个新课题。对此,徐洪才认为,对民营金融机构要实行差别化监管,不能完全照搬大金融机构标准,比如在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要求上,可适当灵活一些,要更贴近市场。要对民营金融机构多引导、辅导和帮助,同时适当地发挥地方金融监管单位的积极性和作用。还可以考虑引入外资与民营资本一起搞活金融机构。
山东邹平浦发村镇银行行长倪明军提醒,监管层应防范风险。宝瑞通房产经营中心执行官徐云鹏认为,在民间资本对金融领域渴求度不断提升的当下,对民营金融机构的立法管理层级应不断提升。
网上怎么说
●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还是大国有企业,引进民营的机制,真正诞生市场化的金融家,这是金融改革最核心的。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获得国家许可之后,“地下钱庄”成为“阳光钱庄”,大多数灰色甚至黑色的金融隐患就会自然消解。
——上海网民
●希望能够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没想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真是急我们之所急,想我们之所想啊!
——贵州“小业主”
●进入银行业是民企日思夜想之梦。改革开放的主线是党带领我们突破一切阻力搞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精髓便是竞争。只有民营资本才能够形成充分的竞争。
——重庆网友
增强国际化经营 走向产业链高端
培育跨国公司成为明确目标
本报记者 周小苑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专家认为,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步走出国门,但是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还不多。因此,未来我们要努力培育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优势地位,掌握产业话语权,占据国际市场主要份额,具有世界影响的跨国公司。
【 具有世界水平的企业还很少 】
2012年,中国在世界500强上榜企业达到79家,比2011年增加了10家,成为上榜总数仅次于美国的国家。然而,能够进入前200强的企业只有3家,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存在不小差距。
“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要在所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要对国际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主导权,要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处于高端地位。”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些年很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点不少,但大多只是为了做大而做大,经营水平却不高,风险掌控能力比较差。走出去战略的规模虽然上去了,但是优质的、赚钱的项目并不多。所以,不要以为在海外建了几个分公司就能称作跨国公司,这和具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的标准还差得很远。
【 阻力和障碍将会更多 】
随着中国高端制造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障碍和阻力,既有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形成的压力,也有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依靠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带来的挑战。
“尤其是进入高端领域,中国企业将面对很多无形的贸易壁垒。”白明表示,某些国家虽然表面上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但是其目的只是为了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就业。你要带给他饭碗他乐意,但是要是因此抢了他的饭碗,他可就不愿意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冯鹏程认为,从价值链、营销曲线来看,中国企业追赶其他企业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因为中国的企业基本上都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而现在微笑曲线的两边越来越陡,中国在底端这一部分的生产利润越来越薄。
【 走出去更要注重质量 】
从长远来看,要真正实施好走出去战略,就必须努力培育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对此,白明认为,走出去首先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它既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也要通过它来扩大国际市场,同时要发挥比较优势,使走出去的每一步都能带来长远利益,为我们经济发展形成更强有力的保障。第二,走出去不要盲目,不为了完成任务而铺摊子,还要讲质量,过去是一拥而上,并购成本很高。现在要抓住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优质的项目。第三,中国企业要遵守国外的法律法规、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正确处理好与当地商业合作伙伴的关系,重视工会和劳资关系,关注当地政局变化,从而避免损失。
网上怎么论
●加快“走出去”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要求。
——网友李锦
●世界一流企业的主要特征是:主业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在国际同行业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形象良好,有影响力。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董事长任洪斌
●中国外汇资金相当充裕,国家鼓励企业向外投资;而中国企业实力壮大,过剩产能需要找到新的市场,这样,未来大量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或收购,加速国际化路线也就顺理成章。
——商务部国际研究院前副院长李雨时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知名品牌,如果不定位在全球市场,也就是不定位在跨国公司的话,那是无法做成的。
——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
●中国企业的对策,首先就是创新,核心竞争力要建立在自己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熊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