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今年以来经济发展述评之四

时间:2012-08-07 10:4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 杜宇)进入2012年,尽管中国经济运行承受较大下行压力,然而,中央财政民生投入力度不减,民生政策频出,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改革稳步推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一本民生大账:民生支出持续增加

  进入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六个季度回落,外贸进出口增速也告别了持续多年的“两位数”时代。受经济增速回落影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中央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用于民生的投入力度丝毫未减。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646亿元、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25亿元,截至目前,已拨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494亿元、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66亿元。

  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825亿元、城镇居民医保补助资金225.3亿元。截至目前,已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954亿元(含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29亿元)、城镇居民医保补助资金197亿元。

  年近70岁的北京孤寡老人于启恽1962年患上了胸椎结核,成为高位截瘫患者。这些年一直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此外还有重残补助、福利养老金、临时救助金、医疗救助、大病医保等。“如果没有政府这么多年来的关照,我的人生根本无法想象。”于启恽告诉记者。

  为缓解就业压力,今年我国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截至目前,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专项资金424.5亿元。

  教育是今年财政民生投入的重点。根据财政预算安排等情况测算,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预计约21984亿元,占GDP的比例将达到4%以上。

  此外,在继续加强保障房建设的同时,今年中央财政还增加投入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全年共安排400万户建设任务。

  今年中央财政还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共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共计1653亿元,增长15.9%,绝大部分资金已拨付各地。

  7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出台,这是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民生投入增加的背后,正是政府对所承担的公共职责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一份民生答卷: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在持续增加的民生投入支持下,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今年以来民生领域依然交上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

  社会保障制度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12年,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实现全覆盖,自此,我国亿万城乡居民的养老有了制度保障,这是我国向制度养老时代迈进的重要一步。

  城镇新增就业数处于历年同期最好水平。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4万,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77%。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上保持了稳定。

  保障房建设稳步推进。截至6月底,全国保障房已开工470万套,占年度计划的63%,比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基本建成260万套,占目标任务的52%;完成投资50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70亿元,更多住房困难群众有望实现住有所居的愿望。

  最低工资标准增幅仍处在高增长区间。截至6月底,今年上半年全国有16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9.7%。这一增幅高于GDP增速,也高于“十二五”规划目标。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从2008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保障范围由住院延伸到门诊,98%的统筹地区建立了门诊统筹。

  备受瞩目的医改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医保人口覆盖率稳步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继续扩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一些大城市也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路径的有益探索,医改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让群众更多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必将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充沛的、不竭的动力。

  一种坚定信念: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热点、难点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社会结构调整加快,各种新的民生诉求不断涌现。今年,面对民生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党和政府迎难而上,积极解决百姓“最急、最盼”的事情。

  解决民生问题,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当前,高房价问题始终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经过国家持续有力的调控,房地产市场正朝着预期方向发展,但近期发生的一些新变化表明,房地产市场调控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一有干扰调控的声音,相关部委迅速表态稳定市场预期;地方有松绑调控的小动作,被立马叫停;市场出现新变化新情况,国务院及时组织专项督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凡此种种,无不表明中央政府对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毫不动摇的决心。

  解决民生问题,要更多关注困难群体。面对物价上涨压力,城镇低收入阶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高、承受力低。各级政府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特殊群体的补助,多个地方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惠及更多困难群体。

  解决民生问题,要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天价”幼儿园、择校乱收费、校车安全隐患大等是近年来发生在教育领域中群众不满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今年,《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给擅自收取赞助费、建校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亮起红灯;《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关于2012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相继公布,为择校乱收费划上红线;《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出台,为校车行驶画出清晰可辨的安全线。

  从遏制高房价到治理教育乱收费,从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到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一系列涉及群众安全感与幸福感的政策措施正在推行。

  尽管在解决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问题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还任重道远。

  以就业为例,尽管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形势保持平稳,但经济增速下行对就业影响的苗头已经出现。新医改已进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攻坚阶段,切断医药之间利益链是“难啃的硬骨头”;教育改革中,公平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万众期待;社会保障覆盖面虽大大提高,但保障水平依然较低。

  加快解决民生难题、早日补齐社会事业这一短板,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有能力在更高层次上解决民生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编辑:王伟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