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注水、混合加工随意估量……记者暗访马王堆海鲜市场发现部分商家缺斤少两
海鲜大排档“水”有多深
暑气逼人,不少市民习惯和朋友一起去海鲜大排档吃宵夜,可有读者拨打本报热线96333反映购买的海鲜常缺斤少两。情况到底如何呢?近日,记者暗访马王堆海鲜市场发现,部分海鲜大排档存在称重注水、混合加工却收取几份加工费、不开发票等现象。
称海鲜时快速注水
前日下午6时30分,记者来到马王堆海鲜市场,入口处一家海鲜大排档的生意火热,20多个圆桌基本坐满了客人。门店靠墙的鱼缸里放着各种海鲜,选购的客人络绎不绝。记者发现,服务员在帮客人装货时,都是用网兜将海鲜从水里舀起来,迅速倒进一个黑色塑料袋,网兜里的水也一起被装进了袋子。记者选购了一条黑仓鱼、一些皮皮虾和花螺,服务员称重时也是连带着很多水一起装进袋子。记者目测估计,每个袋里的水有一两多重。对此服务员解释说,因为天气热、生意火爆,海鲜选好了要排队等待烹煮,时间长了会把鱼虾闷死,所以要带点水。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往袋子里装水是最简单、最普遍的增重方法,但动作一定要快。“往袋子里装水,一次至少能多挣三四元,这样的好事谁不干?”
目击:混合加工随意估量
买完海鲜去加工,服务员告诉记者,海鲜加工需要另外收费。记者发现海鲜加工费用不菲,如水蚌要30元/条,肉蚌40元/条,大龙虾50元/只,象拔蚌肉蚌50元/只等。
加工制作时,记者跟到厨房,发现很多相似的黑色塑料袋放在一起,根本分不清哪袋是自己的,如果被调包很难发现。客人点的数量少时,是每份单独加工。但当几位客人点的是同一个品种,又用同样的做法时,厨师往往会将不同客人的海鲜倒进一个锅里加工,然后用勺子随意盛量。三位客人点了爆炒田螺,其中一位点了两斤,另两位各点一斤,厨师将其混在一起爆炒后,用勺子分开盛放,粗略估量后就分开端给不同的客人,加工费则是三人各收一份。
顾客:多数被“宰”后懒得计较
当被问起吃海鲜时能否做到足斤足两时,在现场就餐的顾客多数摇头。“去年过年,高高兴兴地到马王堆海鲜市场一家店子买螃蟹,都是用稻草扎着的。
回家一看,稻草里面竟然裹着麻绳。一共3斤的螃蟹,稻草加起来就有1斤2两重。最‘悲催’的是,其中两只还是死的。”市民颜先生说起这段经历就觉得郁闷。
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市场上最容易少秤的档口是生杀鱼类海鲜类、生杀活鸡家禽类、即食水果零食类。因为客人购买这类产品,绝大多数都会现场加工,即使商家少秤客人也无法发现,正因为大家普遍有吃点小亏懒得计较的宽容心态,商贩的胆子才越来越大。
建议:市场设置公平秤
“水产类最容易出现短秤现象,因为水产品价格贵,缺斤少两带来的利润大。”从事水产生意多年的张老板私下透露,水产品比较容易“做手脚”:如称重时注水、称重后装水,因为在大排档吃海鲜都是马上加工,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还有挑选时以次充好,加工时悄悄调包等。“如果你眼尖还会发现,装水产品的塑料袋比一般的厚,等于变相骗秤。”
对此,有市民建议,各大市场要设置公平秤,让市民养成使用公平秤的习惯。“我们还可以学习南宁治理海鲜‘缺斤少两’的妙招,工商所跟经营户签订责任状,所有零售摊点统一电子称,统一工作服,统一销售员上岗证,统一开具电脑购物小票,统一使用印有摊位号的透明购物袋等。”(记者 朱敏 邱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