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稳增长”行动不会导致再通胀

时间:2012-07-16 08:39   来源:新华网

  中国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7.6%,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点,比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低了0.5个百分点,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表示,稳增长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是中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三大任务。在当前的最新排序中,“稳增长”显然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

  今年上半年,PPI同比下降0.6%,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2.1%;CPI同比上涨3.3%,其中,6月份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0.8个百分点,为两年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受访的多名北京分析人士认为,鉴于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中国近期还将会持续推出“稳增长”的政策举措,包括促进投资合理增长,放松信贷投放,刺激居民消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

  此前,中国央行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今年以来,还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数分析人士预料央行年内还将下调利率和存准率。

  中国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198亿元,同比多增2859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86万亿元,同比多增6833亿元。

  不过,受访的经济学家们表示,中国“稳增长”政策措施的力度、规模、结构及方向,将明显不同于2008年底推出的以4万亿为代表的“保增长”刺激计划,因此,“它不会导致通货再膨胀”。

  2008年第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4万亿元以上的财政投入以及高达18万亿元的新增信贷,在使经济迅速复苏的同时,也使通胀势头加剧、泡沫资产衍生。

  “货币政策正处于预调微调中,但‘稳健’的总基调尚不会改变。”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货币政策放松具有较强针对性,其节奏和力度较好,并未出现像两年前那样过度开闸放水。

  虽然纯粹来自政府方面的外部金融收缩已经结束,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银行利率较低,长期贷款占比较大,金融市场的内生收缩依然持续。

  从货币供应量上来看,上半年M2增长仅为13.6%,表明依然有很大的政策调整空间;而从投资目的来讲,新一轮投资将更加注重调结构、保民生。

  “今年的货币供应增速完全可以达到16%左右,这仍然是稳健、中性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许光健说。

  他认为未来的投资将更加理性,不会导致短期内诸多急功近利的项目上马,从而使经济过热,通胀严重。

  温家宝日前曾表示,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相关实施细则已全部出台,要抓好落实,尤其要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向松祚说,今后,中国的投资不能仅仅是为了贡献GDP增长,否则,将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而是必须注重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多进行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导向的投资,从而改善民众生活水平。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13日发表的报告称,扩大投资不仅在于稳增长,更在于调结构,要加大民间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民生投资力度,通过增量投资带动资产存量的调整,否则必然会进一步强化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从而付出更大代价。

  该报告称,应明确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规范地方投资行为。

  “虽然今后的投资将体现一种新思维、新路子,但传统的力量依然很大,必须持续努力破除。”向松祚表示。

  温家宝总理日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决不能让房价反弹,造成功亏一篑。(记者 秦华江 倪元锦 王建华)

编辑:王君飞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