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靠什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时间:2012-07-06 13:23   来源:大河网

  “中等收入陷阱”,一个学界很热、民众陌生的词汇。

  中国是否能跨越巴西、阿根廷等国家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这一陷阱,中国需要付出哪些努力?又该如何避免“陷阱”中的“陷阱”?

  6月22日到24日,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克曼和莫滕森专程从美国来到开封,与国内外200多位经济学家一起,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中国发展”的课题,进行了一场国际学术研讨。

  A

  “中等收入陷阱”为何这么热?

  陆丁,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

  去年年底,陆丁就曾在上海财经大学组织过一场“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学术研讨会。今年6月22日,他又把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克曼和莫滕森从美国请到开封,再次研讨这个课题。

  而早在去年4月份的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上,与会的世界政商领袖曾就亚洲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话题,展开过激烈讨论。

  那么,“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话题,为什么会这么热?

  陆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以前经济学界谈得比较多的是“低收入陷阱”,比如非洲一些国家一直走不出低收入陷阱。2007年,世界银行注意到“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拉美、东南亚等地的一些国家如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等,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但至今人均GDP仍然挣扎在3000到5000美元,无法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从世界范围来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会出现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贫富分化严重、腐败现象多发、就业困难、信仰缺失等问题。

  陆丁说,在人均GDP跨越4000美元之后,中国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中“毕业”,升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世界银行调整对中国的定位后,引发了学术界对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探讨热情。

  此次在开封举行的研讨会,共收到约140篇英文论文、60篇中文论文,其中多篇涉及“中等收入陷阱”课题。

  B

  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现象而不是规律。”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赵振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是现象就可以改变,而如果是规律的话,所有中等收入国家都无法迈向高收入国家。而事实上,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已经迈进高收入国家,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

  他说,世界银行为“中等收入陷阱”下的定义中,一方面是中等收入国家工资方面无法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另一方面是尖端技术研制方面无法与富裕国家竞争,而这两个条件都不是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停滞的根本原因。

  赵振华认为,中国不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但中国一定要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公平分配、实施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留美经济学家尹尊声博士则提醒说,在讨论“中等收入陷阱”时千万不要陷入另外一个“陷阱”简单用人均GDP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会导致陷入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的误区。

  他说,希望中国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在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再到高收入的过程中,不要出现以“贫民窟”为代价的发展。墨西哥、巴西以及非洲一些国家的“贫民窟”一经形成,政府都没办法把他们救出来。

  郑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李中建认为要加强包容性体制建设,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在收入分配体制中“提低扩中限高”,要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让人的赚钱能力提升,培育大量中产阶层。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则认为,要避免或走出少数人富裕和多数人贫困的中等收入陷阱,保证中西部传统农区农民富裕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绕不开的议题。

  C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劳动力质量很关键

  学界的争执越激烈,越说明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此前有学者称,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临界点了。还有学者认为,如果找不到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办法,“刘易斯拐点”后面就是“陷阱”。

  莫滕森,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其研究领域主要是劳动经济学。他在开封演讲时说,中国的快速转型对劳动力市场会带来一定影响,会让劳动力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他后来在与友人交流时提到,几亿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近千万的毕业生,让中国享受了人口红利带来的高速发展。然而,劳动力不会永远过剩,下一个10年,随着中国消费增长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发达国家的就业压力甚至都有可能随之缓解。

  赫克曼,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其在“微观计量经济学”上有突破性成就。

  赫克曼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拉美等地区的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他们实行了错误的政策,从而导致经济的停滞。中国重视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积极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这很好。中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大力扶持工业发展,但这种模式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中国是时候鼓励农业资源产业的发展了。

  记者注意到,演讲一结束,河南大学的学生就围住了赫克曼。而他对学生们的所有问题都一一耐心解答,因为他一直认为,中国的人力资本投入过少,中国教育如果另辟蹊径将会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投资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可能高达40%。

  名词解释

  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总收入把世界各国分成四组,即低收入国家(低于975美元)、中等偏下收入国家(976至3855美元)、中等偏上收入国家(3856至11905美元)和高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277美元,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其特征主要是: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首席记者 王鲁峰 实习生 章冠博 文 记者 白周峰 图)

编辑:王君飞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