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育川:新兴经济体增速面临下降

时间:2012-05-29 13:0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前世界银行中国业务局局长黄育川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复苏尚需时间,欧债危机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上述因素预计不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严重影响,增长水平则可能将有所下降。

  新兴经济体增速或下滑

  中国证券报:你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有怎样的判断?

  黄育川:美国经济已经走在复苏道路上,但完全康复将需要很多年。欧债危机尚未得到解决,短期不会出现“拐点”。未来几年欧元区能否存续将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但我不认为这些因素会给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带来严重影响,因为新兴经济体更依赖自身内在的增长模式。

  中国证券报:新兴经济体高增长的神话会否延续?

  黄育川:新兴经济体仍将维持相对较高的增长,但由于欧洲和美国的问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新兴经济体在当前的这个十年里的增长水平可能有所下降。比如整体来讲,东亚经济体过去的增长率可能在7%-8%左右,其中中国在10%左右,其他国家在5%-6%,但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可能降到8%,其他国家降到3%-4%,因此平均水平将下降到5%-6%。当然,除中国外的其他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可能在一两年后实现温和反弹,回到5%-6%的水平上,但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仍将保持在8%左右,而不是回到10%。

  消费难独力支撑经济增长

  中国证券报:8%是否可以视为中国长期潜在增长率水平?

  黄育川:在当前这个十年里可以这么说。但在下一个十年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到7%,二十年后可能下降到5%-6%。中国政府已经主动下调了经济增速目标,但一个实际风险是,这个目标或许并不是“底线”,很有可能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的实际水平比目标水平还要低。

  中国证券报: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来自哪些方面?

  黄育川: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以前一直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刺激手段的投资,在以后将无法保持此前的增速。目前中国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超过了45%,为所有主要经济体中的最高水平。假设未来这一水平降到40%或者38%,同时中国对欧洲和美国的出口贸易下降,那么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来源就是消费。但是消费自身不会实现单独增长,而只有在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消费才能实现快速增长。

  很多人都误解了一点,认为消费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这是不对的。未来中国的消费可能上升,或者在很多年里保持相对强劲,但消费不会单独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实际上主要的经济增长都主要是由投资和生产率驱动的。

  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消费需求,但消费需求上升并不直接带动生产率的提高。只能说消费上升驱动了企业投资,从而提高了生产率。而一旦经济增速下降,投资就会下降,消费也会下降。实际上在投资下滑、出口面临艰难外部环境的情况下,驱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提高生产率。中国不应再重复以前那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如修路、改善电力系统等,这些措施的成本已经非常昂贵。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GDP增长中,43%来自消费增长,这相比去年同期28%的水平大幅上升。但寄希望于消费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可能不太现实。

  城市化带动房地产需求

  中国证券报:你怎么看中国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

  黄育川:很多人担心地方融资平台的巨额负债可能带来破产风险。在中国,大多数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大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建设。而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仍然有价值,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将继续。

  如果中国继续城市化进程,未来5年至10年内预计将有大量家庭从农村迁至城市居住。更多人口进入城市,就会带来对城市房地产设施的需求。这与西方一些国家不同。

  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的城市打工人口,如果这些人获得户口,允许留在城市,他们的家庭需要的第一件东西就是房子,这些人已经拥有较高的储蓄水平,如果可以出售他们在农村的土地或者房屋,就会拥有更多资金,这意味着他们将有可能承受得起城市住房,这将带动城市的房地产投资。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制造业的升级?

  黄育川:中国应该更好地发展附加值更高的服务业。从就业率看,目前中国制造业就业率正在下降,而服务业就业率在增长。但中国发展服务业面临挑战,首先是中国服务业劳动力中,技术水平高或者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力占比较低,需要更多技术培训和经验培养,这就需要中国在相关教育制度方面进行转变。第二是中国每年用于创新方面的开支都比较大,但推动创新真正需要的是更多的竞争、需要将本地工厂和服务与全球联动起来。(杨博 陈莹莹)

编辑:王君飞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