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贵:央行资产超大未改我金融弱势地位

时间:2012-04-24 10:5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央行总资产超越美联储以及中国广义货币(M2)规模超越美国的事实,是在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美元本位条件下,中国被迫加速经济货币化的一种次优制度安排。因此,这既不表明中国央行已取代美联储成为世界央行,更不能证明中国成为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

  渣打银行日前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得出中国央行总资产已超越美联储的结论。这个结论刻意回避了全球货币的格局分工,这当然并非报告本身不专业,而显然是在有意追求轰动效应。

  渣打银行列出了诸多数据,例如中国央行的总资产在过去五年增长了119%,并于2011年底达到了创纪录的4.5万亿美元;而自1913年成立以来一直被视为全球最有权势的美联储以及近几年实力蹿升的欧洲央行,同期的资产规模分别是3万亿美元和3.5万亿美元。另一方面,中国的广义货币(M2)发行量在过去五年激增了146%,以至于2011年末的M2余额达到了13.5万亿美元,M2与GDP之比达到了189%;而美国同期的M2规模是9.6万亿美元,M2与GDP之比为61%。渣打还测算出,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三年(即2009至2011年),全球新增M2的规模中有48%来自中国,且中国去年新增的M2规模在全球的占比达52%。渣打据此判定,中国今天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流动性最主要的提供者。

  事实是,中国央行总资产超越美联储以及中国广义货币(M2)规模超越美国的事实,是在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美元本位条件下,中国被迫加速经济货币化的一种次优制度安排。因此,这既不表明中国央行已取代美联储成为世界央行,更不能证明中国已经成了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

  当然,先得承认,中国央行基于中国经济规模的增大而在中国经济运行乃至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中扩大行为空间,是一种自然的逻辑延伸。想想十年前吧,那时候优越感十足的西方财经领袖们哪里把中国央行放在眼里?西方视野中的全球五大央行,除了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和日本央行之外,瑞士央行赫然在列,而中国长期以来则始终被排除于国际金融核心决策圈之外,直到最近几年中国央行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形势比人强,西方财经官员越来越感到,要想解决当今世界的一些重大经济与金融问题,如果一味撇开中国恐怕不是明智之举。于是,中国在G20框架内的发言权有所提升。西方世界的这种转变,既是他们对中国经济实力和影响的肯定,更是希望中国在既有国际金融框架内承担国际责任的一种制度安排和约束。

  谁都知道,一国央行总资产的扩大并非说明该国央行实力有多强,而是诸多因素合成的产物。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国家,要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资本投入是必备的要素之一。尽管FDI这些年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但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信贷的投放却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自2008年11月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执行的货币政策整体而言极为宽松。数据显示,在自那时起直到去年12月的三年多里,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超过25万亿元,再加上银行接近4万亿元的表外业务,则总量接近30万亿元;经济货币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在做大央行资产规模的同时,也加大了央行的政策操作难度。一个明显的副作用是通胀压力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正如渣打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M2的扩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为应对外汇流入,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国央行大规模扩张了资产负债表。而中国外汇储备占据全球总量三分之一的事实,既反映了作为超级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对国际产业和投机资本的持续吸引,更凸显在全球既有经济与金融分工格局下,中国在某种意义上仍在为主要金融强国打工的弱势地位。

  就说中国和美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吧,美国除了出口制成品之外,最具含金量的“商品”是出口美元。表面看来,美国保持贸易逆差是吃亏了,也失去了一部分就业机会,实际上是赚大了。还有什么比在享用价廉物美商品的同时又有人送美元上门的日子更爽的呢?说中国在自觉不自觉地帮助维护美元地位一点都不错。美国可以忍受对华巨额贸易逆差,中国看起来确实赚了不少美元,外汇储备越积越多,持有美国债券也随之增多。而中国的美元储备越多,就越担心美元贬值,而如今的美国又没有绝对义务、也不可能保证美元币值稳定。所以,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比美国更关心美元的走势。偏偏如今的美元又是没有抵押品的债务凭证,是在全世界通行的高级“白条”。各国收到这些“白条”之后,即便不喜欢,也绝不敢撕掉。从这个意义说,表面上掌握了最多资产的中国央行,和美联储相比,不是太弱小了吗?

  笔者认为,中国央行当然应在经济转型中尊重货币发行理性,降低货币超发的偏好,但积极争取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才是提升中国经济分工地位的根本之策。

  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结构异常复杂且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机制尚不健全的巨型经济体来说,有效解决长期积累的矛盾,早日建立能使经济保持持续活力的增长机制,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显得迫切。否则,单靠货币超发来应对“热启动”,肯定会使业已失衡的经济平添更大的转型代价,也会使得今天的货币政策转换面临更大的成本。

  尽管美国的实力在不可避免地下降,但基于金融主导国的综合实力以及话语权惯性,其他国家要在短期内取代美国的地位并不现实。若从历史的视角观察,本轮全球金融格局变迁或将持续30年才能最终定格。从1913年到1944年,美国花了30年左右的时间才从英国人手里接过了金融权杖。而今,国际金融格局变迁面临的环境,与60余年前相比已经大为不同。在相对和平时期实现国际金融格局的平稳过渡,不仅需要经济实力的增长,更需要后起国家提高博弈水准。(章玉贵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编辑:王君飞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