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今年两会期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业界认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受到外需批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小微企业正在遭遇生存困境,人工等成本上涨,订单萎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刘克崮指出,直接导致小微企业困境的就是融资难。
刘克崮:小企业、微企业、个体户、农户就是中国的草根经济体,存在生产性主体中最重大覆盖面最广,这四个层次现在是融资比较困难。
公司刚成立两年,有十名员工的刘先生说早前找钱之难超乎自己的想象。
刘先生:大型商业银行根本就贷不到款,高利贷风险又太大,利率很高,最后只能从个人贷款渠道用自己的车房抵押,贷了10万元。
小微企业是小型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我国有中小企业4200多万家,其中大部分是小微企业。它们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服务和产品价值相当于GDP的六成左右,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在稳增长、促就业和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面对融资难的问题,企业不得不借助民间借贷。
虽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小微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他们有时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
周德文:95%的小微企业没有跟金融机构发生关系,小微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
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为什么会长期存在?改革的难点又在哪里?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刘克崮表示,金融体系结构的失衡是主要原因。
刘克崮:要有第三方担保机构担保,要拿出规范的财务保表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的,这些下层的小经济体都做不到。
从大银行的角度来说,小额信贷并不是划算的买卖,不但有风险,还要耗费人力物力调研,但10个100万和一个1000万银行收入一样,但是10个100万的成本显然高出太多,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目前小微企业很难通过正常的融资渠道来解渴。
贾康:真正的大银行大金融机构按照商业性经营其实注定是无法可持续性的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的。
刘克崮则明确指出这反映出中国的金融体系结构的失衡。
刘克崮:金融体系缺乏层次,给大企业大经济平台放宽比较容易比较通畅,数额也比较大,对小微草根经济体放款是比较少的,是中国金融体系结构的失衡。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金融重心要向基层转移。
厉以宁:中国的市场化过程中金融重心不能完全在上面,县城以上才有,县城以下就没有了,这个要改,这个将来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建议,要提供更多的向小微企业融资的市场主体。
贾康:必须在大银行大金融机构之外发展其他的中小金融机构、社区银行以及更多的像小额贷款公司等等,另外在这些多元化的金融形式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要积极的探索和打造政策性融资的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也呼吁要尽快出台强制性政策,落到实处。
刘永好:在所有的商业银行的信贷里面,能否通过法律或通过什么制度拿出1/3或者1/4的信贷,专门用于支持和需要特别扶持的体系,这样就能落到实处。
小微企业融资难,难了很多年,解开这个死结,需要政策信贷货币的倾斜,需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需要金融市场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等等,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否则中国经济的细胞--小微企业还将长期缺血。
在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各个重点领域中,国有企业改革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认为,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是有成果的,要珍惜,但改革不能停。有不少中资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出现损失,比如利比亚遭受的巨额损失。如何来看待央企走出去遭遇损失的问题?李荣融认为,企业自身一定要承担责任。
陆新之:以前计划经济里面小微企业纳入不到金融体系里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本身也习惯跟大型或者中型偏大的企业,这已是积累了几十年的环境。过去一段时间,银行金融机构,更倾向于跟大公司合作,因为在经济增长里,大公司分的份额多,效益也好,也能获得利润的保证。所以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越来越没有放贷款的积极性,形成了恶性循环。民间借贷已经是现实的存在,回避它也没有意义,全取消掉也不能满足需求。应该把它纳入监管的范围,让它合法化、有序化。
实际上国企的收益非常好,但是他们是靠垄断地位或者不对称的优势来获得利益、利润,真正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可能不如想象中这么强,所以真正要改革的是让国企跟非国有的企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确实从目前看比较难,等于让一个已经利用优势赚到钱的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