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误读“养老金入市”
时间:2012-02-08 15:46 来源:金融时报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近期,“养老金入市”的话题广受关注。尤其是在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众多中小投资者损失较大的情况下,这一“敏感”话题更容易引起市场各方高度期待。</p>
<p> 投资者的乐观期盼,无非是将其视为股票市场即将迎来“重大利好”。中国的A股市场一向被认为是“资金市”、“政策市”,但凡有大型资金能够入场的消息,往往都会被贴上“利好”或“托市”的标签,这在此前20多年的A股市场中已经屡见不鲜。据人保部2012年1月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92万亿元,有人据此推算,先期可以入市的资金为数千亿元。</p>
<p> 毫无疑问,对“养老金入市”给予高度期待,有着现实意义,的确可以“提振信心”。但是,在各项准备工作尚未就绪的当前,过分乐观的态度,则多少有一些误读,对此各方应理性看待。</p>
<p>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养老金入市”不应仅仅被理解为进入股票市场。资本市场的范畴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对于以保值增值为目的,追求稳健收益的大型资金而言,股票市场的高风险决定了其更大比例的资金,将配置到风险相对较小的债券市场。以已经进入股票市场的社保基金为例,其目前的投资比例为,45%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约30%进行权益类投资,还有25%进行股权投资、PE投资。这就是说,“养老金入市”仅仅意味着一部分资金会进入股票市场。</p>
<p> 其次,即便将来有一部分养老金能够投资于股票市场,过程也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承担“救市”的角色。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大型资金在进入的过程中,只会采取逐步“试水”的办法。比如社保基金当初宣布可以购买股票时,其比例控制得较低,如2003年末,其资产配置中仅有5%的股票,此后才逐渐提升到15%,直至目前的可投资上限30%。而对于那些期盼养老金入市成为“解放军”的投资者,则会希望落空。养老金入市的目的,是未来资金的长期收益,考量的是未来若干年后养老体系的支付能力,如果给其进入资本市场套上“救市”或者“平准基金”的枷锁,则无异于南辕北辙,有违初衷。未来养老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其资金的长期性质在客观上的确利于股市的稳定,的确能够提振股市信心,但这一入市决不可以一厢情愿地理解为“托市救市”。任何市场的发展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靠人为干预,以前所谓的资金“救市”也大都以惨败告终。</p>
<p> 当然,从长期看,养老金进入股票市场是必然趋势。从国内看,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需要迫切,因为当前养老金只能存入财政专户,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国债,如果扣除通胀因素,其年均投资收益率是负数。而另一可以参照的对象是,已经可以投资于股票市场的社保基金,最近十年在资本市场上的平均收益率高达9%。国际经验同样显示,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是20世纪主要发达国家最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安排,这不仅使得大部分家庭得以分享经济的成长,也使得普通民众和雇员成为该国经济和企业的股东。</p>
<p> 从资本市场自身发展的要求看,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对于推动市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以股票市场为例,一般来说,只有当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达到市场比重1/3时,才能在市场博弈中发挥少数派作用。目前A股市场总市值是23万亿元,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还不到3万亿元,这说明仅此一项就还有5万亿元的提升空间,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要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在客观上要求积极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资金入市。</p>
<p> 要让养老金能够顺利安全入市,前提必然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良性发展。从整体看,需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让养老保障体系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对资本市场来说,要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增强市场透明度,强化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严厉杜绝内幕交易。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股票市场的投资理念才会逐渐成熟,投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果如此,养老金入市的步伐才能加快。 </p>
编辑: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