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巨震、海啸与核泄漏并发,日本企业首次面临母国的“国家风险”。面对“国家风险”和“产业危机”,日本企业加速产业外移,规避“国家风险”。他们在确保市场份额的同时,抢占战略竞争前沿、控制国际产业中枢,引发全球贸易投资竞争进一步加剧。
“3·11巨震”后,核泄漏事故愈演愈烈,不断升级,日本固有矛盾激化,“国家风险”陡增,战略产业加速外移,引发国际产业格局异动,内外投资竞争更趋激烈。
“国家风险”诱发产业危机
“国家风险”一般指投资对象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非市场风险,在国际投资战略中常被视为首要风险。巨震、海啸与核泄并发,重创日本生产体系、电力体系和物流体系,供应链断链,经营环境恶化,日本企业首次面临母国的“国家风险”。4月12日,日本政府单方将核泄事故升至7级,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平级,潜在威胁愈加不明。而在危机处理中,民主党政府应对乏力、信息不明,未能形成举国合力,在核泄漏问题上与东电公司相互推诿责任,激化固有矛盾,致使灾害演变为“复合危机”。
此次地震发生在日本制造业的心脏区域,重创其核心产业聚集地,掌握尖端技术、控制全球市场份额的跨国企业停产,供应链短路,日本制造失色。如占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40%份额的日立化成工业因厂房、设备受损停产,电力不足,质量难保,复旧计划难定。尽管丰田、日产、本田等制定了复产计划,但在11月前很难全面开工,零部件短缺长期化,生产、销售、出口全面萎缩。4月13日,日本内阁府发表4月的“月例经济报告”,6个月来首次向下修正了景气判断,同时发表的企业、家庭景况感指标也呈历史最大下滑。
而东电公司公布的核泄漏危机处理时间表显示,仅低温冷却过程就需6-9个月;反应堆解体、核电站厂房拆除,至少需要10-20年。面对核泄漏公害,民主党政府的应对措施缺乏章法,社会恐核阴霾加重,灾后重建缺乏政治支撑。
日企加速战略转移
面对“国家风险”和“产业危机”,日本企业产业外移,并表现出三种形态:一是规避国内风险,扩张海外产能,确保世界市场份额。震后,日本企业快速寻找海外供应商和生产代理企业,加速产能外移。如日产汽车率先在泰国扩大产量,借邻国战略,确保市场份额。二是瞄准新兴市场,强化海外战略合作,确保竞争优势。震后,日本企业在尖端技术领域加大海外投入,通过设备、技术入股,确保领先地位。3月底,三菱重工决定将长崎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6条生产线中的5条转入台湾“宇通光能”,技术控股30%,拟明年扩张产能一倍,对抗中美竞争。三是瞄准战略技术前沿,直取尖端技术。日本著名的技术中介商奥力克斯,瞄准中科院下属的百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嫁接等方式,抢占新兴国环保、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市场。近日,三菱化学、住友化学等11家巨型企业与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共建攻关组,联合开发有机电子发光材料(EL),拟在海外直接投产,挤压韩、台企业,确保技术主导地位。
全球产业格局趋变
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崩溃后,日本企业大搞国际战略扩张,海外产能超过50%,海外利润逾30%。震后,日本企业加速核心产业转移,突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重建,激起竞争对手争夺。一是美欧加大战略产业投资,力争全球产业中枢地位。日本企业的技术源头多在美国,震后,美国英特尔、科斯、微软以及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等战略企业加大战略投入,决意夺回产业制高点。二是韩、台企业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扩张研发投资,紧追产业前沿,力图战略升级。如震后,浦项制铁快速增产特钢,填补日本供给不足。4月11日,韩“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公布600家大企业战略投资计划,强攻战略技术制高点,扩张尖端技术研发和海外资源开发投资。三是越南、印尼等积极放松管制,调整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日企转移,参与地区产业分工重建。
震后,日本产业外移,既是以往海外扩张战略的延续,更突出了规避“国家风险”的新特征,其确保市场份额、抢占战略竞争前沿、控制国际产业中枢地位的意图未变,恐引起全球产业格局加速重组,全球贸易投资竞争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