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亿元!这很可能是2010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额。而一旦实现了这个数字,中国将紧随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就在全球发达国家财政收入1%左右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中国今年前五个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速达到30.8%。“下半年保证10%的增速应该没问题。”国税总局一位官员表示。
八万亿元财政收入、世界第二的财政收入经济体,这些数字的确振奋人心。然而,比之于GDP保八的增长目标、“22年间劳动报酬占GDP比例下降近20个百分点”等事实,财政收入近乎四倍于GDP增速的增长态势,不说让人心生不爽,起码也是喜忧参半。
理论上说,财政收入多了,国家宏调能力必然增强,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有利于增益民生。但问题是,如果财政收入过多,也会衍生出一系列的麻烦:譬如会给财政支出带来压力,进而为经济总量失衡埋下隐患。更为重要的是,在国民收入既定的前提下,财政收入过多,则必然意味着企业与民众那头的部分相对过少,对于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期,若社会财富不能藏富于民,消费拉动型增长方式就成了无源之水,最终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八万亿元财政收入尽管是个预估,但这个数字与近年来过高的财政收入比是相称的。事实上,政府财政收入增速高于、甚至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常态: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达11.7%,而GDP增速为8.7%,这已经是差距很小的年份了。此前,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9%左右,从2003年到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分别为20.4%、25.7%、20%、21.9%、31.4%。
财政收入增长超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以及高过国民收入增长,可以说是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经济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那么,眼下而言,我们就需要在看到财政成就的同时,及时扭转过高的局面,为过热的财政增速降温———就此而言,收入分配改革成为破题的不二之选。
每每谈及财政收入过高的增速,相关部门的说法无非是“加强征管”、“累进税率制”、“价格因素”等,但实际上,我们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逻辑:财政收入过快增长显然是资本所得过高的“副产品”。因为财政的大头是税收,投资与产出形成的税收,成了垒高财政收入的主体。财政增速如此之快,而且是在居民薪资痛感明显、贫富分化呈现加剧趋势的语境下,它所隐喻的分配困境一目了然:一是劳动所得仍显得过于单薄,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导向有待纠偏;二是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比率有待优化,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必备功课;三是市场化收入空间狭仄,行政力量对经济的控制力在强化,“被优待”的民营类企业日子并不好过;四是分配政策改革亟待推进,个人收入所得税等具体调整已经有了充足的理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政府收入并不仅限于财政收入,还包括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这些收入与预算内收入差距并不大,当财政收入飞速增长,此类收入必然也是水涨船高——而这些并不是天上掉的馅饼,仍来自于国民收入总蛋糕。因此,八万亿元财政收入虽是个喜讯,却也为收入分配改革再添切迫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