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2日联合下发通知,自7月15日起取消钢材等406个税则号商品的出口退税。
在外贸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这一力度空前的调控措施剑指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更加突显我国决策部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促“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的决心。
自2008年下半年起连续上调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稳外需举措,为我国外贸企业有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亮丽的数据背后,我国外贸结构中附加值低而能源消耗高的产品依然占有相当数量,部分行业盲目扩大生产,以低价进入市场,靠数量赚取利润的老路子依然没有多大转变。
优化贸易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是我国近年来一以贯之的政策取向。早在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即出台措施调整和取消2831项商品出口退税,其中553项是“两高一资”产品。此次调整延续了危机之前的调整,这意味着被金融危机暂时打乱的调整步伐将逐步回归常态。
与应对危机时多次小幅上调出口退税率不同,此次政策反向调控力度空前,很多商品原先享受的出口退税被“一步到位”取消,这无疑向企业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政策红利取消后,落后产能势必无利可图,无法生存,企业必须迅速扭转粗放经营的惯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工艺改造中去,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坚持不懈地运用新型实用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产品升级改造,在国际市场的洗礼中练就强健体魄。(记者 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