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同的主题词
今年的博鳌论坛,专门举行了“国际金融危机与两岸金融合作”圆桌会议。
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海峡两岸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出席论坛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钱复一行时给出答案:“面向未来,捐弃前嫌,密切合作,携手并进。”
巧合的是,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钱复行前也给出16字建言:“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深化合作、开创未来。”
博鳌论坛是年度经济大会,今年,大陆特别在正式议程中,纳入两岸经济金融合作议题,意在宣示:两岸携手合作对抗全球金融危机。
岛内舆论指出,博鳌论坛以往虽曾讨论过两岸有关议题,但从未像这次列为压轴,而且讨论的“两岸金融合作”又正好是“陈江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充分显示大陆方面对两岸合作应付金融风暴,具有相当的诚意。
这次圆桌会议可视为为即将举行的第三次“陈江会”“暖身”,提出的一系列具专业性和权威性的意见,可供双方协商谈判时参考。
台湾富邦金控董事长蔡明忠在论坛上提出,大陆、台湾、香港可共建资本市场,让三地货畅其流。他说,两岸共同监理机制(MOU)的签署已在即,这是三地最终形成一个共同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台湾证交所董事长薛琦提出了三地证券市场终极统一的三部曲;台湾国泰金董事长蔡宏图希望大陆保险产业更加开放;富邦金总经理龚天行则建议,两岸应合作,利用巨额外汇资产发展固定收益产品市场。
专家指出,两岸金融合作因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而加快了步伐,正所谓“坏事变好事”、“危机变转机”。
对抗,违背主流民意
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及经贸合作,在两岸有相当高的共识,但在岛内,仍有极少数人极力抵制。
台湾金融业者过去莫不引颈期盼大陆金融市场开放,不少业者早已提前布局,摩拳擦掌。但是,民进党却极力唱衰。
第三次“陈江会”预备性磋商结束后,民进党举行记者会,由台湾智库董事长陈博志、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向恺轮番上阵痛批马当局两岸政策。
陈博志说,马英九当局根本没有做好谈判准备,配套不足,两岸签订金融MOU、未设立防火墙,如果大陆发生挤兑,“金融风波可能会烧回台湾”。林向恺也说,签署MOU不代表两岸交流就没有风险,尤其,两岸金融交流没有实质对等,台湾金融体系会慢慢被边陲化。
马当局为突破台湾经济发展困境,欲寻求与大陆签订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无奈民进党却弃台湾利益不顾,为反对而反对,一再抹黑ECFA,说ECFA是“大陆以经促统”,会过度依赖大陆,会冲击台湾传统产业,是自我矮化,云云。
日前民进党召开的所谓“民间国是会议”,竟成为ECFA批斗大会,并决议发动“5·17”大游行。
但是,根据台“陆委会”4月19日公布的最新民调,有高达七成的台湾民众认为两岸有必要签订ECFA。可见,民进党坚决反对ECFA的主张,已经与多数民众的看法背道而驰了。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并未列入第三次“陈江会”的议题。不过,据岛内媒体报道,国台办主任王毅在博鳌公开表示,如果台湾希望在“陈江会”就ECFA交换意见,大陆方面愿意进行“初步探讨”,启动两岸经济合作的进程。
以外销为经济成长主力的台湾,在全球市场普遍衰退,而贸易保护主义又抬头的情况下,受创特别严重,大陆可以说是台湾目前最重要,也最可依赖的助力;而台湾的人才、技术、经验,也对大陆有相当的帮助。温家宝呼吁“携手合作,同舟共济”,马英九也强调“同舟共济、相互扶持”,足见双方领导人都有共识。
岛内舆论指出,台湾为什么非要抗拒ECFA呢?难道非要台湾经济一蹶不振,才会合乎台湾人的利益,还是这样才符合民进党的政治利益?
台湾,需要魄力胆气
两岸紧密合作,符合台湾的利益。然而,“合作会影响台湾‘主体性’”的意识,始终像一股暗流,牵动台湾内部敏感的‘统独神经’这股暗流阻碍了台湾的进步”。
当台湾对与大陆合作交流欲拒还迎的同时,大陆已经加速与国际接轨。各国张大了眼,期待中国和亚洲成为冲破金融危机的领头羊,台湾不可能自外于亚洲区域经济,更不可能无视国际经济的大趋势,闷着头拒绝与大陆为伍。
《中国时报》发表社论指出,两岸交流不可逆转,不论政治形势如何发展,两岸进程的时间要拉得多长,有一点是确定的:恐惧与焦虑,绝对创造不出第二轮经济奇迹,面对崛起的大陆,台湾需要魄力和胆气。
对两岸而言,去年岛内政党轮替,是两岸交流回暖的重要转折点,今年则可能是两岸更紧密互动合作的关键年。
4月17日,台湾媒体报道,第三次“陈江会”即将召开,台当局“金管会”为协助金控、银行业登陆,将修改“两岸金融业务往来许可办法”,开放金控、银行业赴大陆设立分行、子行、合资银行等。
4月21日,台湾媒体报道,大陆人士来台从事商务活动或专业人士来台,停留期限和人数均可望再放宽。
即将举行的第三次“陈江会”,对两岸意义重大,“定期航班、金融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和司法互助、陆资入岛”等议题,可以说都是台湾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必将对台湾经济摆脱目前困境,进而实现全面复苏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