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一家企业,还能改变一个产业的发展格局,这是合肥市领导当初没有想到的。
2000年合肥市引进海尔后,不仅规划了海尔工业园,还很快建设了海尔配套工业园,17家家电配套企业先后落户园区,形成了强大的家电产业配套能力。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优势,美的、长虹、格力等企业纷至沓来,加上合肥本地的美菱、华菱等快速成长,合肥很快跻身全国三大家电基地之列。“利用配套产业链招商,是家电企业扎堆合肥的重要原因。”合肥经济开发区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刘自强说。
对很多企业来说,配套产业链就是成长的“土壤”。企业在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土不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之前赖以成长的“土壤”改变了。因此,要吸引企业转移并扎下根来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移土栽培”,把配套产业链等“土壤”一并承接过来。
“土壤”培育非一日之功
深圳市云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业,主营业务是移动通讯的楼内无线覆盖,企业每年上缴利税1000多万元。现在公司把研发留在福田区,生产环节已转移到宝安区。
“珠三角地区电力供应不是很充足,人力成本也在上升,深圳是不太适合搞大规模生产的地方。从长远讲,如果找到适合生产的地方,我们也会再选择。但迁不迁?这是一个难题。”董事长胡志强坦承,在产业转移中企业的难处一是资金,二是当地的配套能力和市场,三是相应的人才。
目前在珠三角地区已形成IT产业集群,很多零配件都能一站式购齐,加上贴近市场,在这里最能了解市场变化,最能把握市场脉搏,很多IT企业选择把研发、销售环节留在珠三角地区,把需要用地、用工的生产环节转到周边省市,不愿意把企业“连根拔起”。珠三角地区的很多企业管理者表示,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等要素固然是企业选择承接地的要素,但产业配套能力、市场是他们更看重的要素。如果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盲目转移过去,综合经营成本可能会上升。
广东河源市有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就落户在这里。他们把研发留在深圳,把新产品试验和生产基地放在河源。公司总经理何荣特说:“手机像海鲜一样,生产后要马上送到客户手里,年初卖700元的到年底就只有500元。虽然在河源发展很快,但感觉还是在东莞、深圳接订单更容易,了解市场信息也更便捷。”为了降成本,这家企业延伸了自己的产业链,把注塑、喷油、摄像头、手机主板等零配件生产都做起来,他说:“我感觉这样做能提高抗风险能力,电子企业不怕扎堆,我们来之前,有几家大的电子企业已在这里落户,通过集群释放作用,上下游的配套企业也会随之跟进。”
西可公司的实践在各地很有普遍性,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很多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内陆省市后,经常会把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一起带入当地,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从而降低转移后的产业配套成本。但是否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多少让企业管理者举棋不定。
中兴软件公司3年前落“子”江西南昌,目前总部留在深圳,在南昌主要生产手机和开发软件。中兴软件技术(南昌)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侯业全说,“从理论上看,产业转移会降低成本,但在实践中会发现,如果配套能力不强,算大账并不合算。比如手机的物料,每台手机里有200颗至300颗物料,珠三角地区是全球IT器件采购中心,产业链非常完整,电子产品的配套能力非常强。如果没有产业配套能力做支持,转移后的企业就很难形成成本和规模优势。目前中兴在南昌生产手机,物料和成品都要运到深圳,光是运费每部手机就多摊2元,把纯利都吃掉了。必须要有大企业先进入,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也许那时才是转移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