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探讨降息 国内继续以审慎为主暂不放松

时间:2011-09-07 14:20   来源:中国广播网

  本周澳、加、日、欧、英五大央行纷纷举行议息会议,美联储也将于两周后再次商讨新的刺激经济措施。似乎在经济前景日趋恶化的情况下,各国央行都要重拾宽松货币政策,部分新兴经济体也随之打出降息牌。欧美经济不振是否意味着全球经济遇冷?中国货币政策会随之发生变化吗?下面我们连线中央台记者柴华。

  主持人:由于近期陆续报出的欧美经济数据疲弱不振,所以各国现在都在紧锣密鼓地讨论着新的货币政策措施,似乎全球都要重拾“宽松环境”了。那么中国现在的通胀情况适合宽松吗?

  记者:的确,我们看到目前欧美经济的困境。由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及英国组成的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本周五还将在法国马赛召开峰会,商讨该如何采取行动来振兴日益放缓的全球经济。外界解读认为这一会议可能使各主要经济体重拾宽松政策。而G7也会提出,有必要实现“轮流成长”——(也就是)当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时,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应接过增长的“接力棒”。在此背景下,G7将可能呼吁拥有大量经常账盈余的国家提高国内需求,并允许本国货币升值。中国正在这个范围内。

  但我们现在的状况用马上要发布的8月宏观经济数据做分析可能更直观。综合目前观点,机构预测本周五即将发布的CPI同比增速集中在5.9%-6.2%,比7月的高点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分析人士就提醒说,虽然翘尾因素下降表现得很明显,但是新涨价因素并没有消失,还在不断出现。货币政策要等CPI出现三个月明显下降才会有所放松。目前来看,CPI一定时期内不会出现连续明显下滑,因此货币政策不可能放松,而以稳定和审慎为主。

  事实上,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近日也明确表示,目前看来物价回落需要一定的时间,央行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主持人:从目前看,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怎么样?货币政策有宽松的迹象吗?

  记者:从短期政策上看,本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30亿元一年期央票,利率继续持平于3.5840%。同时央行使用7天正回购、28天正回购和1年期央票三种工具,通过公开市场回笼资金720亿元。在回笼量大幅提升的同时,公开市场多元化和短期化操作特征明显。分析人士称,央行正回购“注水”公开市场,使得流动性收紧趋势暂缓,但这是不是宽松的信号呢?并不是,分析人士指出,这只是央行在中秋节前到来的惯用手段,为了应对节日资金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平滑本周开始的保证金存款提取准备金带来的资金紧张。根据媒体报道,从9月5号到11月5号,央行分部分比例开始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相对比于这可能带来的9000亿元规模的流动性紧缩,怎么能说央行的货币政策发生松动呢?所以目前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偏紧的、更为审慎灵活的国内货币政策。

编辑:王君飞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