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报告:2011》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时间:2011-02-10 09:32   来源:价值中国网

  2011年1月28日,《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报告:2011》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发布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全球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经济网、价值中国网协办。

  名为《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的报告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全球低碳经济研究中心编写的针对中国绿色经济计划的政策研究报告。报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回顾和分析了中国已提出的绿色经济计划,分为中英两语两个版本。

  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化石燃料消费量的急剧上升,大气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在逐年增加。2007年5月,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近一百年(1906-2005年)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摄氏度,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从上世纪开始,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等原因,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相对较弱,这使得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增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

  报告从目前世界大环境和中国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两大因素就是“持续增长的能源消耗以及能源安全问题”和“不断增加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灾害”,同时报告从“整体计划”“经济手段”“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等各方面分析了目前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绿色经济战略。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认识到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同时也在尽最大努力向真正的绿色经济转型。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已经有效的降低了能源强度,实现了国家的碳减排目标,减轻了污染,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目前在环保技术和环保技术市场份额方面位居世界领先地位。预计在今后五到十年中,中国的风能、太阳能、清洁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络工业将蕴含巨大的潜能来吸引投资并得到显著发展。当许多人在五至六年前讨论如何保持中国GDP较高的增长率时,很难想象后来中国逐渐而稳定地从“褐色”经济转变成为“绿色”经济。在发展绿色经济的意识形成、准备、探索和正式宣告的过程中,中国已经取得了非常醒目的进步。

  但是,报告仍然指出,虽然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但还是有许多工作尚待完成,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仍然处在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过程中,急速的能源消耗,对煤和石油的依赖,和整体碳排放量的增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考虑到这种情况,中国距离实现真正的绿色经济仍然很远。

  最后,报告建议中国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进一步措施,逐步建立健全一个全面的绿色税收体系,认真完善绿色经济的市场交易机制,着力加强绿色教育,形成绿色发展的全社会共识。

  发布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创业中心主任、EDP中心主任于兹志博士主持,共分为三个环节。

  首先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全球低碳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牛华勇副教授发表开场致辞。牛华勇表示: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承担的已经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在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两个方面都受到国际瞩目。但是,中国社会到目前对自己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重要性、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情况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凝聚共识。从国际环境看,对于中国所采取的很多绿色经济方面的措施,国际社会也不甚了解,甚至经常会有所误解。这些都给中国的知识界提出了需要解决的课题。此次的报告,以中英两种文字写成,并将同时在国内外发布,希望可以同时增进国内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全球低碳经济研究中心邵明星博士对报告做了详细的陈述。

  在对谈环节中,价值中国网林永青总裁、中国经济网战略合作部钱小沧主任、北外国际商学院牛华勇副院长、邵明星博士和于兹志博士围绕“中国目前产业结构”、“中国减排目标”“能源结构调整”“区域联防”“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如何应对”“经济手段”“民众引导”等热门话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此次发布会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全球低碳经济研究中心的首次成果发布。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全球低碳经济研究中心(GLCE)成立于2010年,中心致力于就绿色经济的理论与模式、金融、贸易、政策、产业、城市规划等领域进行探讨,向社会公众普及有关绿色经济的知识与思考,向政府提供有益社会的绿色政策和建议,与学界共同探讨有关绿色发展的前沿与热点,推动建立可持续的污染减排机制、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机制以及可持续的商业金融动力机制。

编辑:李学斌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