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果说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人类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梦想,那么,在中国这个世界上城镇化规模最大的国家,近5年来,却有更多的农村人口集聚到城镇,真实地感受着现代城市生活的紧张与繁忙。
“十一五”时期,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增长时期,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42.99%提高到2009年的46.59%,年均增长0.9个百分点。“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7%。按此速度,中国将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城镇化建设目标。
2006到2009年,中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数量约1500万人。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6.2亿,为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比欧盟多出1/4,城镇化规模居全球首位。
目前中国已步入城镇化中期水平,正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十一五”期间,随着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民生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大量增加,消费市场更趋繁荣。
——中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5年。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2万元人民币,“十一五”的前四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2%。
——2009年末,全国私人民用轿车2606万辆,年增长33.8%。同时,全国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建设发展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保障的加快,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明显提高和改善,城镇住宅成套率超过80%。
——一大批大型文教体育设施相继建成,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9年,国内出游人数达1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国内居民出境游4766万人次。
专家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人民币的建设投资。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专家指出,“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对于拉动中国经济发展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未来外需增长空间不大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需要转向内需。通过大力发展城镇化,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国内投资需求,通过人群聚集,提高服务需求和消费倾向,有效拉动内需。
中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镇化,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将成为“十二五”城镇化进程的重头戏,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中国城镇化率将很快超越50%。城镇化以量的增长为主将转向量的积累和质的提高并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动力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需要着力消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逐步破除长期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障碍,为中国城镇化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