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在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内,平衡增长可能是主要特征。”知名经济学家哈继铭17日表示,促使这种转型的,除了继续改革的政治因素外,还有人口结构变化的助推。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主导资产价格的变化、储蓄率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哈继铭在《福布斯》中文版主办的“中国县级城市发展论坛”上说。以日本为例,战后的日本出生率很高,经济也很困难。但随着战后出生人口的长大,整个社会的工作年龄人口占比不断提高,家庭有大量余钱用来买股票、买房地产,推动资产价格高涨。同时,因为劳动力廉价,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出口也得以迅猛增长。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内也经历了和日本类似的过程:随着第一代婴儿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成长和第二代婴儿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接力,人口红利的释放助推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但中国有一天也会‘变老’,预计这个拐点将出现在2015年。目前的人口红利尚未释放结束,但空间已不大。”哈继铭认为。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影响。“现在是赚到钱的人不敢花,由此造成投资强消费弱,今后这种情况将发生逆转。” 哈继铭说。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会更多依赖消费,而消费无非是“吃穿住行”。就公众关心的“住”来说, “老人多了,住房需求就会下来。而且很多老人还要把房子卖掉造成供应增加,最终导致供大于求。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的房价下滑就是一个证明。”
“行”和“吃”方面,国内已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的研究表明,家庭年收入是车价1/4时,汽车需求就会爆发,现在沿海地区已经达到了,内陆城市将接过‘下一棒’。吃的方面,富人不吃肉,穷人吃不起肉,中间那段人的需求最大。中国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由于生产肉要消耗大量粮食,未来农产品需求可能会超过供应增长。”哈继铭说。
除了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外,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沿海企业将加速向内陆转移,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平衡。若干年后回头看,“现在我们正处于平衡增长的起点上”。(记者何欣荣、刘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