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不是底,2011年经济增速还会低于2009年,但通胀率会高于2010年。”
众多学者和专家都认为,在针对宏观经济的双重担忧(通胀和增长放缓并存)中,6月份或是宏观政策的“窗口期”,即预计政策会以多看少动(或微调)为主。
二季度后进入政策调整敏感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金融蓝皮书》预测,今年二季度以后将出现市场比较敏感的政策调整期,其形势可能与2007年下半年比较相似。
蓝皮书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为抵御金融危机影响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效果,经济下滑趋势得以控制。在宽松货币环境中,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上扬,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作出了乐观反应。但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仍然不稳固,特别是经济内在的结构性矛盾并不能够依靠短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给予解决,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空间。
基于上述认识,蓝皮书认为,在今年年中以前,现有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但是政策微调在所难免,尤其是出于管理通胀预期和抑制资产市场投机的考虑,货币和信贷政策存在适度收紧的可能,财政赤字规模也会受到控制,从而体现决策层从力保总量增长向总量与质量并重转变的意图,为下一年的政策调整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