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的中国,站在春天的门槛上。一个特殊的研讨班——“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在中共中央党校如期举办,四位特殊的授课者——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在讲台上集中谈及同一个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月初的北京,被一场春雪装扮得分外妖娆。引人瞩目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即将召开,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心里装着同一个话题: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世界把目光对准了中国。美国《世界日报》载文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上去是老主题、老形式,但其间伏有新的内涵,预示着中共今年的政经政策将再作重大调整”。法国《欧洲时报》发表评论:“中国对经济转型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正在加强。”“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内的高层官员相继发表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讲话,并多次使用‘加快’字眼,凸显中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正加速到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许多代表和委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进入2010年的中国经济,正在迎来一场全球瞩目的历史性变革;历经30余年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中国,已开始向更新、更高的层次转型和跨越。
聚焦 1 调结构,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许多代表和委员表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首要任务是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全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格局,必须立即进行结构性调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中国经济到了非调整结构不可的时候,这既是经济增长和优化的短期压力,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希玛企业集团董事长何帮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表明政府早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如果不加紧解决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个主要症结,将来付出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林中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顺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跟上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潮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培育经济长远发展的竞争力。”
代表和委员们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全面复苏可能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原有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国际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绝非易事,这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