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宏斌:宏观调控前紧后松概率大
时间:2010-02-08 10:09 来源:中国证券报
<P> 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经济过热和通胀加速上行的风险,预计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出现一系列调整,全年来看,宏观调控前紧后松的可能性较大。 </P>
<P> <STRONG>目前最大风险是防过热</STRONG></P>
<P> 中国证券报:1月经济数据将在本周陆续公布,您对这些数据有何前瞻性预测? </P>
<P> 屈宏斌:我们预计1月份M1和M2的增速分别为31%和25.5%,比12月的32.4%和27.7%略有回落,新增贷款总额大约在1.2万亿左右,进出口进一步回暖,出口同比增长20%,进口同比增长65%,CPI上涨1.96%,但PPI将急升4.5%,显示通货膨胀压力加速上升。 </P>
<P> 中国证券报:你怎么看今年中国经济的大势?目前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苗头? </P>
<P> 屈宏斌: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成问题,即使出口增长没有恢复,仅靠中国的内需,中国GDP增长就可以达到9%。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出口超预期大幅度反弹,加上目前国内庞大的在建投资规模,及相关的消费刺激政策下消费的活跃,GDP增速很可能在今年一季度继续上行,超过11%,迈向12-13%。从历史经验看,一旦中国GDP增速超过9.8%的潜在增长率,经济过热风险就会大大增加,通胀压力比较大。 </P>
<P> 如果政策不调整,有两大因素会促使通胀迅速上升:一是过去12个月银行投放了10万亿贷款,这种大幅度的超常规流动性孕育了潜在的通胀压力,一旦经济过热,潜在的通胀压力会转化为现实;二是旺盛的中国需求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这也将转化为输入型通胀。因此,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经济过热和由此引发的通胀压力。如果说2009年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调是保增长,那么2010年政策的主调将是防过热。 </P><TRS_PAGE_SEPARATOR></TRS_PAGE_SEPARATOR>
<P> <STRONG>货币政策已适度从紧 </STRONG></P>
<P> 中国证券报: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政府可能会出台哪些调控政策? </P>
<P> 屈宏斌:从去年四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冬天甚至春天都已经过去了,正在进入夏天,当然不能再穿棉袄了。我们预计上半年将会有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出台。调控政策应该来自两方面:一是货币政策需要紧缩了,二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需要微调了,政府应该限制新开工的“铁公基”项目,省出更多财力投入到公共医疗和教育等民生领域,这既能防过热,又能减少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为长期拉动消费奠定良好的基础。 </P>
<P> 从政策操作层面来看,货币政策实际已开始“适度从紧”,1月18日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仅是一个开始,预计会有更多收紧流动性的政策出台。我们判断货币政策调整将以“量化为主、价格为辅”。在量化工具方面,预计央行未来6个月可能有3-4次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次,央行会通过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还有通过窗口指导来防止信贷增速过快。当然,在CPI上涨超过3%时,央行需要启动调控手段即加息,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止通胀上行导致真实利率为负,二是向市场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央行有能力控制通胀。预计再过一两个月,CPI就会上升3%,央行可能在3月底或4月启动加息。不过,在美联储加息之前,中国加息的空间不大,上半年最多有两次加息,每次27个基点,共54个基点。如果加息过猛,会导致息差加大引发大量套利资金涌入。 </P>
<P> 其实,在经济强劲回升的前提下,通过压缩新开工项目来为基建投资降温会较货币政策紧缩更加有效。原因何在?其一,基建项目降温带来大宗商品进口需求的放缓对于国际商品价格构成下行压力,同时影响商品市场投资/投机者的市场预期,从而有助于降低我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其二,通过窗口指导等行政方式来压缩信贷政策会挤出投向中小企业、三农等融资条件相对弱势行业的信贷;其三,加息等价格工具对于大型企业以及相关政府背景的基建项目由于其对利率水平敏感度低而影响不大。因而,仅仅靠货币政策的收紧可能阻碍民间投资的复苏回暖,这也与决策层的政策意图背道而驰。</P><TRS_PAGE_SEPARATOR></TRS_PAGE_SEPARATOR>
<P> <STRONG>预期充分便是见底之时</STRONG></P>
<P> 中国证券报:在调控的节奏上,是前松后紧还是前紧后松的概率比较大? </P>
<P> 屈宏斌:我们判断宏观调控前紧后松的概率比较大。因为上半年经济增速将比较快,经济过热风险在加大,如果上半年调控政策出台充分,通胀能得到控制,下半年等到经济平稳通胀压力不大的时候,政策可能会适当放松。 </P>
<P> 中国证券报:在通胀上升和紧缩政策步步临近的大背景下,中国股市去年由流动性开启的牛市盛宴是否已经结束? </P>
<P> 屈宏斌:虽然政策调整会对股市带来明显的冲击,但也没必要对A股太悲观。毕竟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向好的,企业盈利也在上升,目前这个点位看,A股的估值并不算高。只是由于市场预期发生了急转,A股才出现了连续下跌。何时止跌企稳?要看市场何时对可能出台的调控政策充分预期。 </P>
<P> 中国证券报:今年还有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P>
<P> 屈宏斌:既然未来“铁公基”项目的投资会压缩,那基建和资源类行业的投资好时光就已经过去,今年投资者应该回避这些行业,而把目光投向相对安全和有潜力的出口和消费领域,尤其是消费、保险是不确定中相对确定的行业。(记者 钱杰)</P>
编辑: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