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了我国外债最新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867.7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比上年末增长121.11亿美元,上升3.23%。其中,短期外债余额为2219.7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11.94亿美元,上升5.31%。
从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中长期外债借入减少。2009年1至9月,我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138.4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5.35亿美元,下降49.43%。
国家行政学院咨询部研究员陈炳才认为,债务的期限结构反应了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一种判断,金融危机影响并未完全散去,未来全球各国经济政策走向还不完全明朗,长期举债有可能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此外,国内资金充裕,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对资金的需求容易得到满足。而从国际方面来看,世界经济低迷的状况下,收回外债、避长就短成为部分债主缓解资金压力的选择。
偿还是借入的另一面,从偿付情况来看,2009年1至9月,我国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259.5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1.75亿美元,增长88.33%;支付中长期外债利息25.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93亿美元,下降13.29%。
陈炳才认为,大量的外债在2009年到期是偿还量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由于本金已被清偿,需要偿还的利息自然减少。
外汇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647.9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9.17亿美元,上升0.56%,短期外债余额为2219.79亿美元,占比为57.39%,比上年末增长111.94亿美元,上升5.31%。
由数据可知,此番外债余额的增加主要是由短期外债增长带动的。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方明认为,短期外债增长快于中长期,是因为经济复苏带来的贸易融资增加。
数据显示,贸易信贷余额为1325亿美元,占了短期外债2219.79亿美元中的近60%,这说明目前短期外债以贸易信贷为主。
2009年度,国家外汇管理局共核定年度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同时,明确规定中、外资金融机构应将年度指标增量部分全部用于支持境内企业进出口贸易融资,各地区指标的增量部分应优先向贸易结算量大的金融机构倾斜。
不过,方明认为不能忽视由于对中国经济的乐观而导致的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短期境外资本不断流入境内,表现在外债上就是短期外债的大量增加。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跨境资本流动仍然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陈炳才也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复苏迹象渐渐明显,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大,不排除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外债进行套期保值,从而推高了外债规模。(记者姜锐、姚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