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权力内斗或殃及欧债

时间:2012-04-19 13:29   来源:国际金融报

  容克确认年中辞职 继任者或来自德国

  4月18日,欧元集团主席容克确认将在年中辞职,欧元区可能迎来新一轮权力洗牌,德国人有望掌舵这一位置。至此,素有欧元集团“三驾马车”之称的卢森堡首相兼集团主席容克、欧洲央行前行长特里谢以及欧盟委员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亚均已退居幕后。

  此前,由于欧元表现越来越差,在位已久的容克遭到了众多不满,他的任期即将在年中结束,不管是他个人还是欧元区其他成员国都有换帅的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顾建光教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容克辞职可能是不够称职的原因,因为最近的救援计划可能不符合欧盟其他国家的预期,而且目前实行的政策也较为宽松,所以对欧元区来说稍欠稳妥。

  欧元区迎来新恐慌

  现年58岁的卢森堡首相容克自2005年以来一直是欧元集团主席,该集团主要任务是主持召开每月一次的欧元区财长会议。尽管欧元集团主席一职并无多大实权,但容克一上任就表现出了相当大的雄心,想方设法扩大欧元集团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然而,他的梦想还未实现就迎来了来势凶猛的欧债危机而被迫下台。

  容克称,自己辞职的原因是身心疲惫,工作压力巨大。但在3月中旬,欧洲媒体就爆料称,一场替代容克的斗争已经成形。有分析人士称,容克近几年来总是显得有点壮志难酬,其职位很多时候深受欧盟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压制,这是容克多年来空有一腔抱负而无作为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自欧洲央行前行长特里谢被意大利人德拉吉替代后,欧元集团内的权力结构就在发生转变。

  上海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丁纯教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个人辞职可能源自多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压力过大,也可能与个人原因有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能妄下评论。

  容克辞职是否会对欧债危机解决产生影响,顾建光教授认为,如果容克真的在年中辞职,肯定会对欧元区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势必会带来一些恐慌,短期来看,会引起欧元区的一些不安。

  新人选或来自德国

  本月早些时候,受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再升高以及欧债危机恶化因素等影响,欧元集团官方决定推迟宣布替代人选。外界猜测,德国财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是最有可能获得该职位的人。对于欧元集团主席新人选一事,顾建光预测,目前来看,肯定是德、法两国的可能性大些。别的国家的继任者可能会不令人信服,毕竟德、法两国是欧元区的核心国,如果继任者来自此两个国家,也会让欧元区其他国家心安。

  替代容克者必须具备两大条件,即均担任过国家元首和一国财长。根据这一条件,意大利总理蒙蒂有可能成为继任者,他曾是财长出身,与容克不相上下。不过,由于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也来自意大利,为了权力制衡,蒙蒂可能无缘角逐。

  芬兰总理卡泰宁此前也是财长出身,也是实力较强的选手,但苦于得不到德国支持,当选希望不大。西班牙财长金多斯最初被视为德国财长朔伊布勒的最强劲对手,但金多斯在媒体炒作最厉害时主动宣布退出。至于法国,当前正忙于应对总统大选,可能无力派候选人角逐。

  英国被“逐离”欧盟

  作为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的单一货币区,欧盟以及欧元集团的权力之争由来已久,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元区大国都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力席位来实现抱团发展,这也是导致欧债危机迟迟不能解决的原因之一。在希腊等国相继陷入债务危机后,表面看,欧元区领导人通过大大小小不同会议在协商发展政策,实际上,各国都想乘乱安插自己在多个权力部门的心腹。

  近年来,随着欧元区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欧元集团的影响力也日益上升,摆脱了“有名无实”的帽子。尤其在2009年《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元集团的地位骤升,这也是德国本次争夺的主要目的。分析人士称,德国掌控欧元集团后,可能进一步强化新财政契约的纪律性,对解决欧债危机或许有利。

  但在这一轮权力斗争中,英国的地位更加尴尬。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也并未加入财政契约,可以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却因此在欧盟中的地位更加孤立,逐步丧失其在欧盟中的地位与参与权。在早前多次欧盟峰会上,英国拒绝接受欧盟修改条约,阻挠了欧盟财政一体化的进程。3月份还拒绝签署《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和治理公约》,在欧元区债务危机严重时,英国还拒绝就欧元区向IMF提供贷款之事给予配合,不愿过多增资。在近年来的机构人事变动中,英国人渐行渐远,在欧盟中越显孤立。(本报记者 王丽颖)

编辑:王伟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