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 徐兴堂) 2011年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三年,许多人都曾对这一年充满了乐观和期待,认为全球经济将在这一年走出衰退,但结局却与人们的愿望背道而驰: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胀超过预期。全球经济不但未走出衰退,反倒有再次陷入危机的风险。
如果说,经过连续强力的救市措施,人们在2011年初看到一线曙光的话,那么一年过去这线曙光再次被阴云遮挡。
与1997年的金融危机不同,这次危机肇始于美国,恶化于欧洲,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都是发达国家惹的祸,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纯粹是陪绑”。
基于这样广为流传的原因,发达国家本应集中精力解决自身的问题,解开全球经济衰退的“症结”,但事实上它们采取了不负责任的态度,精力所瞄之处不在问题的要害,反而频频“脱靶”。
就美国来说,从国家到国民毫无节制的花费、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备受诟病的评级公司……这些造成危机的内因大多没有得到认真对待。甚至连削减预算这种最应该优先采取的措施,也因国会两院的持续扯皮而悬而不决。相反,美国的领导者们似乎更关心美国境外的事情,从中东到亚洲,无处不见美国那伸得长长的搅动之手。
欧洲的情况更加糟糕。主权债务危机已经从希腊蔓延至意大利,还不断有其他欧洲国家被评级公司下调评级,欧元区前景令人沮丧。毫无节制的支出被认为是主权债务危机的祸首,但迄今欧洲国家酝酿的财政压缩措施遇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弹。欧洲的混乱已经使全球市场承受了压力,全球经济重回升势的希望愈难让人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仍保持相对较快增长的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仅存的亮点,有经济学家称其为全球经济唯一保持正常运转的发动机。可就是这台本应得到支持与呵护的发动机,却老有人试图朝它的机油里掺沙子。中国正成为欧美危机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中国“入世”之前,最惠国待遇是美国最常对中国挥舞的大棒;中国“入世”之后,就轮到人民币倒霉了。关于人民币币值的陈词滥调,人们已经早就厌烦了,但美国的当权者依然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