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法兰克福3月31日电(记者郇公弟)近来,全球贸易逆差国与顺差国之间的一场国际大争论正在上演。美国、英国、法国等主要贸易逆差国率先发起一场针对顺差国的“大讨伐”,德国、中国和日本等顺差国被迫予以反击。
在争论中,一些曾经清晰的标准似乎正在模糊。顺差与逆差、借债与储蓄,孰对孰错?这些问题亟须解释清楚,以正视听。
逆差国怪论迭出
论战最早始于3月15日,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长克里斯蒂娜 拉加德率先向德国发难。她说德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侵害了欧元区邻国的竞争力,德国的贸易模式对整个欧元区而言是不可持续的,她敦促德国应当考虑提高工资、增加消费,让民众更好地享受生活。
随后,这种针对贸易顺差国的批评在希腊、英国和美国媒体上“全面开花”,一时间怪论迭出。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3月17日撰文《中德联手削弱世界经济》,他创造出“中德国”(Chermany)的概念,声称“一旦顺差国的客户破产,(德国和中国)对出口顺差的依赖,必定会令它们自食其果”。
随后,美国《商业周刊》3月25日发文《德国应该通过提高工资的双赢战略来帮助希腊》。28日,《华盛顿邮报》也称“德国人的节俭阻碍了欧元区的增长”。
针对来势凶猛的批评之声,德国官员和媒体给予反击。德国政府发言人克里斯托弗·斯特格曼斯说,德国的工资和消费并不是由国家制定,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让德国慢下来,而是其他国家应当考虑如何赶上德国。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图片报》等也陆续撰文,反击德国出口不应当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替罪羊。《南德意志报》直言,法国不寻找自身原因,却怪罪德国,这是法国软弱、不自信的表现,并号召“法国人快向德国人学习”。
不可缘木求鱼
全球经济危机过后,世界各国探索走出危机之路。但试图单纯通过解决贸易逆差来解决自身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走出当前危机,首先需要了解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在全球化时代,国际资本的顺畅循环是世界经济良好运转的前提。如沃尔夫等人观察到的,在经济危机之前,世界商品和资本流动呈现了单向流动的不良态势。简言之,美国消费德国的汽车,德国消费美国的次级债,但仍然完成了资本的循环。
但这次危机的爆发,并不是由于德国制造了太多的汽车,而是由于美国制造了太多的次级债。由华尔街制造的次级债泡沫破灭,不仅压制了美国民众的消费能力,也导致全球工商业体系资金运转不畅,这才是导致当前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与沃尔夫等人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未来世界经济的困境,并不是由于勤劳苦干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而恰恰是由于借债度日的生活模式不可持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于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来说,与其压迫德国和中国减少顺差,不如从自身经济结构着手,努力扩大生产和出口。
借债度日积重难返
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南欧诸国等,它们的高负债短期内还没有改变的迹象。当前,美国、希腊和英国赤字都已经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左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今年法国这一比例也将接近9%。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日前所说:“这并不是一个短期问题,希腊非常小,但随后还有西班牙和意大利。其他大国如英国也很脆弱,美国同样。在未来三到四年的时间里,美国的总体债务将达到GDP的110%,并且将持续一段时间。”
在这一点上,沃尔夫、拉加德以及保罗·克鲁格曼等人,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心口不一、自相矛盾。他们一方面要求顺差国降低储蓄、扩大国内消费,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他们希望中德同时满足希腊、美国等对于借贷资金的极端渴求。
真正的出路
沃尔夫等人看到了问题的一半,即当前世界经济一方生产、一方消费,顺差国与逆差国之间单向的经济循环是不可持续的。但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能简单要求生产方扩大消费,更要要求消费方扩大生产。
世界经济失衡根源在于逆差国过度借债,逆差国过度借债的根源在于产业空洞化。美国政府自身也在反思过度制造业外移的后果。
逆差国需要改善自身经济结构,进而增强还债能力,走出借债度日的怪圈,让全球经济重新走向平衡,这才是他们应当担负起的世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