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胀重压:亚洲寻求软着陆

时间:2008-04-14 10:13   来源:中国经营报

  在影响深远的上一轮金融风暴爆发10年后,亚洲各国各地区蓬勃的经济发展又一次面临着严峻局面。以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为先导的高通胀四处蔓延,毫不客气地侵蚀着亚洲人民从普遍经济增长中分享到的财富,而来自大洋彼岸的次级债危机,又随时可能打击各国各地区实体经济的活力和后劲。

  被公认为新的全球经济发动机的亚洲,走到了十字路口,能否渡过难关,变危机为机遇,不仅考验着30多亿亚洲人民的信心和耐心,更考验着亚洲主要政策制定者们的政治经济智慧与相互合作精神。

  崔英是一家韩国公司驻华管理人员,经常往返中韩两国之间。她在首尔的家里有一辆轿车,但随着油价的上涨,她现在不开车而改乘地铁了。

  “没有办法,汽油比过去涨了30%,每升1700韩元(1000韩元兑1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元),坐地铁更加划算。”崔英对记者说。

  崔英只是面临物价上涨压力的4900万韩国居民中的普通一员。今年2月,韩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6%,连续3个月超过3%。

  不仅仅是韩国,进入2008年,涨价成了整个亚洲共有的“风景线”。自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高通胀又一次考验着亚洲各经济体的抗风险能力。

  米价飙升助推通胀

  亚洲开发银行预测, 2008年亚洲国家总体通货膨胀率将升至5.1%,可能创出10年以来最高水平。而去年9月份该行预测的数据只有3.8%。亚行表示,燃料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亚洲这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推力。


  在中国,由于春节和雪灾气候的影响,2月CPI上涨了8.7%,再次创出12年来新高,食品价格上涨尤为明显,多达23.3%,其中,肉禽及其制品、鲜菜、油脂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5.3%、46%和41%。

  分析师们说,中国3月份CPI上升还会超过8%,全年CPI升幅将超过政府早先制订的4.8%左右的目标。通货膨胀正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风险之一。

  作为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国,泰国大米价格是国际市场米价的基准,而现在它则成了亚洲通胀最新的助推剂。3月27日,泰国大米从前一天每吨580美元大幅涨至每吨760美元,涨幅超过30%,达到20年来的最高点。香港市场预测,由于泰国大米失收,最快在5月份泰国出口米价将由目前每吨1300美元增至2000美元,零售价可能提高二至三成。

  泰国米价大涨后,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米出口国越南和印度当即呼应。3月28日,越南方面表示,今年大米出口量将减少20%,印度当天也宣布,将出口大米最低价格大幅调高近一半,由每吨650美元涨至每吨1000美元。两国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导致全球大米供给突然减少了30%。

  大米涨价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通胀的严重性。2007年,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涨至34年来新高,玉米价格涨至11年来最高,小麦和油菜籽的价格更创出历史最高纪录。今年一季度亚洲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大米的价格飙升,为这出大戏推波助澜。

  在食品和燃料价格上涨的推动下,越南成为亚洲地区通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3月份越南CPI 上升19.4%,而紧随中国之后居亚洲经济增长速度第二的印度,在3月22日起的一周内,CPI上升至7%,创出3年来的新高。

编辑:张方翼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