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竞争力称冠全国十载 指标有所升唯优势收窄

时间:2012-05-22 09:42   来源:中新网

  香港力压两岸四地294个城市,连续十年高踞全国城市竞争力首位。 中通社

  中新网5月22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社科院21日公布最新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在294个城市中,香港竞争力连续十年蝉联榜首,虽然指标有所上升,但相对其他城市的优势逐渐收窄;其后分别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青岛、长沙。

  专家指出,十年来,香港的综合城市竞争力有所上升,且一直稳居全国首位。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香港与内地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内地城市在综合增长、经济规模、产业层次、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综合竞争力指数正在逐步逼近香港,预计到2015年,香港的经济规模将处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天津之后,因此需居安思危,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上来。

  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已连续发布十年,在多个指标的综合考核中,香港连续十年在两岸四地294个城市中居于榜首。

  报告指出,十年来,香港历经非典、禽流感、全球金融危机等系列外部冲击,但其竞争力一直稳居全国首位。从主观来说,得益于“一国两制”下保持经济自由化程度、法制化的市场环境和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从客观来说,则是世界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结果,即近年来世界经济的重心向亚洲转移以及中国全方位走向世界,是香港国际竞争力持续上升的基础。

  报告也显示,与发展迅猛的部分内地城市相比,香港的竞争力优势近年来正逐渐收窄。2001年香港的经济规模是上海的近2倍,北京的2.5倍,深圳的3倍,但经过十年的发展,上海的经济规模已超过香港,京港也相差不多;预计到2015年,香港的经济规模将处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天津之后。

  周边城市由互补走向竞争

  课题组专家、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特约成员王子忠指出,周边城市的崛起与竞争和珠三角企业转型升级是香港优势收窄小的重要原因。由于周边城市发展迅速,服务业出现了替代效应,香港与周边城市的关系由以前的互补关系逐渐转变为竞争关系:港口和物流方面面临着周边盐田港和南沙港的竞争,金融方面则面临着新加坡和上海的激烈竞争。

  珠三角企业的转型升级使得香港在珠三角的作用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珠三角原有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渐外迁或转为内销,与香港的联系逐渐减少。另一方面,珠三角的产业结构逐渐向重工业化转型,香港的服务业和内地的产业缺乏有效衔接,香港无法参与其中。这促使香港必须错位竞争,发展新兴产业,增强香港经济的自主性。

  科技投入不足 人才缺乏

  此外,要素竞争力不足也是香港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制约。香港对科技缺乏足够重视,民间赚钱氛围比较浓厚,科技创新氛围不足,科技转化能力较弱。2010年香港研发开支占GDP的比重为0.76%,远低于日韩新加坡及内地的研发投入。人口结构逐渐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老龄化及人力资源错配严重,预计到202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将达210万。高素质人才不足,当前只有31%有大专学历,无法支撑知识型经济的转型。另外,人才无法实现自由流动,从而使得低素质人才“沉淀”在香港,而优秀的人才又无法自由的进入。

编辑:王伟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