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澳门艺术节平台可彰显澳门非物质文遗魅力。图片来源:《澳门日报》
中新网3月12日电 据《澳门日报》报道,2011年度建议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项目的“澳门土生葡人美食技艺”、“澳门土生土语话剧”、“澳门妈祖信俗”与“澳门哪咤信俗”,公示期已结束。澳门博物馆馆长陈迎宪总结称,期间收到不少居民及团体致电查询,均获详细答复。公示期为法律程序,旨在收集公众对四项目入遗所持的不同意见,有需要会展开调查,稍后整合意见后交予澳门特区政府跟进。
澳门文化局辖下的澳门博物馆完成2011年度澳门非物质文遗项目申报评审,获通过的上述四项目建议列入新一批澳门非物质文遗名录,为期一个月的公示期日前结束,旨让公众对申遗事宜各抒己见。澳博馆全年接受各界团体向馆方提交申报文本,并无时间限制。现阶段积极处理公众透过电邮或书面提交的意见,整合后交予局方领导。
据悉,倘各界无特别意见、四项目顺利通过“考验”,获列入新一批澳门非物质文遗名录。与先后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遗名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遗名录的粤剧、凉茶制作技艺、澳门神像雕刻、道教科仪音乐、南音说唱及鱼行醉龙节等项目累加起来,澳门有十项非物质文遗,其中六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遗。
文化活动策划人邝华欢认为,顺应潮流趋势,未来将陆续有相关团体或个人向馆方提交项目申报澳门非物质文遗名录,好让特区政府与各界同心协力,保留并传承传统项目。长远来看,学校应适切调整教材,丰富澳门世遗与非遗内容,让学子从小认识本土历史文化,加强本土教育,提升归属感与自豪感。